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水路运输

/

正文

扬州港航:党员群众齐上阵,一线防疫显担当

时间:2021-08-12 16:56:12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在参与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者中,有党员、有团员青年、有普通群众。不管是在路上执勤,还是在社区当志愿者,亦或是在单位默默坚守,他们干着同样的工作,也有着同样的初心与责任感。

  母女齐上阵,共为“疫线”忙

  

  “妈,我放假了,在家没事,我要到抗疫一线参加志愿者服务,您同意吗?”“好呀!妈妈支持你。”这是宝应船闸女职工胡琴和她女儿赵牧馨的对话。

  赵牧馨同学是一名大二的学生,看上去文文静静,这次暑假回家,正好赶上扬州疫情爆发,在她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主动与县志愿者服务组织联系,放弃在家舒服的日子,毅然决然选择了前往“疫”线。

  她服务的卡点是位于宝应县城以外10公里的陈家村,每天一早就来到服务卡点,和工作人员一起忙碌着,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等等,由于气温高,她黑了、瘦了,她妈妈心疼的说:“宝贝、不行,咱就回来。”小赵同学坚定的说:“没事,这点苦算啥!”

  让我们看看小赵的妈妈胡琴同志,她是宝应船闸售票组组长。在单位发出组建抗疫志愿服务队的“征兵令”后,主动请缨、积极报名。8月5日接到了第一个任务,和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志们,走街串户、细心讲解、认真摸排,直到夜里10点多钟完成所有工作。夜里11点又接到新的安排,要求次日凌晨4:30全部到岗参与全县第一轮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和保障工作,接到任务后,没有后退,按时到达“战斗”岗位,直到上午11点任务结束,下午2点又接到任务,毫无怨言的投入到下一轮工作中。

  “女战神”的抗疫“时刻表”

  

  “疫情防控如火如荼,我作为党员却只能在单位干着急,现在终于有机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带上我!”8月5日,宝应船闸工作群内,一则“征兵令”刚刚发出,潘慧第一个报了名。

  当天晚上7点,船闸10名志愿者集结完毕,两人一组,进行逐一登门宣传。经过近4小时的摸排,晚上11点,近410户住户、620余名居民全部宣传到位,并按要求发放了检测卡。

  “叮咚”,晚上12点,正加班整理表格的潘慧收到了一条第二天关于检测场地做秩序维护的信息。凌晨3:00,表格整理完毕,潘慧躺在椅子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但很快,3:30的闹钟准时把她喊了起来。

  8月6日凌晨4点,人员集结完毕,潘慧赫然在列。才早上5点,执勤点的温度已经足以让人汗流浃背。烈日下,潘慧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着市民带好口罩、按顺序出入。下午1:30,执勤结束,潘慧的双腿已经麻木,脸和胳膊被晒的通红,衣服也已经湿透,渗出了一层层盐霜。

  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单位,还没来得及休息,“打电话统计东方红社区410户居民核酸检测完成情况”,新的任务下达,潘慧洗了把脸,开始了新一轮战斗……

  “疫”往无前再坚守

  

  “您好,我是运东船闸远调站工作人员,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要求,每一艘过闸船舶船上人员必须提供苏康码、行程码,请您理解,您可微信加我好友,我告诉您如何操作。”“好的好的,我们肯定支持防疫工作,我现在就来加。”

  运东船闸上游远调站,排档员孟义正在对过闸船舶开展远程办理过闸登记,指导船员完成两码传输,做好查验及信息登记汇总。

  为做好此次排查工作,简单料理完丈母娘后事的孟义,没有休息,便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他说:“去年疫情期间我送走了父亲,没有当逃兵,转身上路执勤,守好疫情防控道路‘卡口’。今天的我,同样不会退缩,我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坚守疫情防控水上‘卡口’,才对得起我身上的交通蓝。”那一刻,青年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展露无遗。而他也确实做到了,他向领导申请,疫情不除他不退,日日上班不休假。孟义的手机通话记录里全是拨打船员的号码,遇到一些不会查看两码的人,他总是不厌其烦,一遍一遍教,直至船员弄会为止,良好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受到船员的一致肯定。

  抗疫“父子兵”的社区战“疫”

  

  在扬州市广陵区汤汪社区防疫志愿者队伍中,每天都忙碌着一对交通系统的“父子兵”,他们是父子,又是抗疫志愿者“战友”。

  父亲袁邦和是扬州航闸运调中心的工作人员,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交通执法人员,自7月30日开始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无法到江都上班;儿子袁誉今年20岁,是一名大二学生,暑期在家。

  7月31日,居家的袁邦和看到小区业主群急需志愿者的信息,他对家里的人说:“现在扬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社区急需志愿者,我是党员,关键时刻不能缺位”。儿子袁誉听到父亲的话后说:“爸爸,我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去年疫情我上高三没有时间参加防疫志愿工作,现在正好是暑期,我也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和您一起并肩作战,为扬城战疫出一份力”。父子俩的举动,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们共同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父子俩从8月1日的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就全程参与了志愿服务,平时他们还参与协助小区做好入户排查、防疫物资发放、楼道消毒、代购物品的发送等工作。

  8月7日主城区第四轮核酸检测又开始了,大早5:30父子俩又像以往一样赶紧起床,吃了点干粮,6:00到达广陵区汤汪社区汤汪幼儿园核酸检测点,一同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摆放等候区方凳,拉好警戒线,对检测点四周消毒,发放防疫用品。8:30穿好防护服,9:00检测工作正式开始,按照分工,袁邦和主要负责检测点现场秩序维护,袁誉负责身份证、手机号码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请大家戴好口罩,排好队,不要讲话,注意间隔一米线,听从工作人员安排”“请大家拿好身份证,出示健康码,…”“请您把身份证拿好,正面对着我的手机”“请报一下您的手机号码”…,父子俩很快就进入了各自的工作状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提醒着大家。晚上8:00采集结束,当父子2人脱下防护服,看到对方湿漉漉的衣服和奇怪的发型都会心地笑了,在走出检测点的路上,他们还互相交流着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便更好投入到下一轮检测服务。

  一名普通党员退伍老兵的抗疫情怀

  

  闵福林是扬州芒稻船闸的职工,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退伍老兵。“疫战风云”再起,他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报名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活动。闵福林在得知开展四轮核酸检测的消息后,立即与其所在辖区网格长取得联系,请求分配任务,为防疫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他说:“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一名老党员,我愿意到抗疫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抗击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让居民感觉党就在身边,党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共克时艰。”

  8月7日凌晨5时许,社区紧急通知,原定8月8日举行的第四次核检,临时提前至8月7日上午9点。由于准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8月7日7点闵福林就赶到现场,帮助围拉核酸检验场地的警戒绳,摆放引导指向牌,修补地面的一米线标识等。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闵福林听从网格长安排,马不停蹄回到自己居住小区门口守候,劝导小区居民不要外出,听候核酸检测通知。部分心急的居民,一心想在第一时间做核检,纷纷拥在门口,闵福林和现场其他志愿者一道及时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劝返工作,让居民回家安心等待。11时许,轮到闵福林所在小区居民检测,闵福林当即利用小区服务群发通知,提醒参检人员戴好口罩,带上身份证,有序前往,并注意保持一米间距等等。随即闵福林赶到核酸检测现场的绿色通道道口守候,负责引导和帮助上了岁数、行动不便的老人,把他们一一从道口搀扶到检测台,并帮助他们扫刷身份证件,输入电话号码等,做完核检再将老人送回入口处,安全交给其家人。期间闵福林还忙里偷闲,适时协助现场维序、场地消杀、答疑解惑等等,直至当晚5时许才回家用晚餐。

  连日来,核酸检测现场事情千头万绪,包括安抚等待时间较长的居民、维持等候队伍的秩序,帮助老弱病残孕走绿色通道,查验两码一证(苏康码、行程码、社区通行证),宣传防疫知识、核酸检测注意事项等,虽然琐碎,但闵福林同志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社区给他分派什么任务,他就做什么,正如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居民们也很配合,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待检居民服从指挥引导,坚守一米线,没有插队,聚众交头接耳现象。

  疫情仍在持续,志愿者们也始终坚持,无人因防疫服务繁琐而抱怨,无人因辛苦而退却。闵福林表示:“虽然天气炎热,但我们志愿者的热情同样高涨。只要组织需要,我们一个电话即到。疫情不除,我们不退!”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1/8/12/art_65479_997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