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07 09:57:32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上思公路养护中心 涂先辉
我的父亲是一名道班退休工人,他离开我已经十年了。
在道班长大的我,对道班工人的辛劳早已了然于心。父亲那个年代,没有沥青路、水泥路,养护的路段全是沙土路,养护条件差,常常是晴天一身灰尘、雨天一身泥,车来了看不到,车走了看不清,只有一路的烟尘滚滚。我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
父亲很爱我,也很爱这个家。小时候我坐过一种马车,马车后面拖着一对用铁皮做的像弓背的工具,叫做“沙刮”。“沙刮”可以把路边多余的沙子刮回到路中央,俗称“回沙”,很实用。父亲赶马车回沙的时候,我常常跟着他坐在马车上,那时候我才四五岁。有一次父亲刚从马棚里把马牵出来,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匹马向我猛冲过来,父亲眼疾手快,连忙把缰绳绕过旁边一棵大树,死死地拉住缰绳,直到马完全安静下来。但由于太用力,缰绳勒进父亲的手掌肌肉里,伤口深至骨头。在我成长的路上,他就是这样用生命来呵护着我成长。有一年,母亲得了重病,父亲到处找亲戚、同事和朋友借钱,还请了长假,背着母亲到处求医问药,几年下来,走坏的一双双鞋,看过的医生,熬烂的一个个药煲,都见证着父亲的执着。或许是父亲的爱感动了上天,母亲的病奇迹般好了,后来母亲经常跟我们唠叨,说是父亲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父亲还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人。在我的记忆中,当道班班长的父亲,总是忙于工作。每当公路发生塌方时,父亲总会第一时间带着同事赶到现场,用铁锹、锄头、木板车、小马灯、雨衣和斗笠等简陋设备,争分夺秒地抢通道路。每年春节假期,他总是去值班、巡路,在公路上忙碌着。拼命三郎般的父亲落下了不少病根,退休后,他的老毛病经常发作,他也常常自嘲是零件“老化”了。父亲的责任心和乐观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公路专业,毕业后,我一门心思都放在公路事业上,这一干就是30年。这些年来,我也像父亲那样,传承着对公路的爱和责任。
父亲所处的年代,一个道班只能管养10公里公路,再多就忙不过来了。如今,一个养护站至少能管养四五十公里公路,养护作业早已进入机械化时代。公路养护装备、养护作业环境、居住条件都今非昔比,那个艰苦落后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如果父亲还活着,一定会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亲爱的父亲,我将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