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重点关注

/

正文

张东峰:从全省道路运输的百年变迁中坚定初心使命

时间:2021-07-31 12:31:13

来源: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1921—2021,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迎来百年华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在建党100周年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回首百年,作为道路运输工作的一员,我们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飞速发展的道路运输事业。

  打开历史的档案,我们发现,建党初期乃至建国初期我省的道路运输事业可谓一穷二白、窘迫不已。

  百年来,尤其是建国以来,在党的带领下,我省道路运输能力稳步增长,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运输市场日趋规范,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展强力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20年,道路运输行业全年完成客运量1057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由1949年的8906人公里提高到83.1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211941.7万吨,货物周转量由1949年的4538吨公里增长到8103.3亿吨公里;全省营业性运输车辆达到1237221辆,较建国初期的1949年增长了9164倍,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增长了123倍。

  

  从牛马车、“万国牌”

  到绿色运输

  建国初期,我省道路运输事业基础薄弱。小行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这是当时公路运输的真实写照。

  1949年,全省交通部门营运的客货汽车只有135辆,大部分地区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运输。1979年,我省民用汽车发展到80538辆,但还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度呈现乘车难、运货难的现实局面。1984年后,随着交通部发出“有路大家行车”的指示,我省营运车辆得到快速增长,道路客货运输亦呈现繁荣发展的局面,彻底改变了乘车难、运货难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全系统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助力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动淘汰老旧车辆,鼓励推广新能源车辆,加快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省货运企业达到313485家,营运性货运车1217193辆、19123598吨位;全省道路客运业户数达到2969户,营运性客运车20028辆、620210个客位;推动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21.49万辆,石家庄、衡水市荣获“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称号,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道路运输车辆正逐步沿着从少到多、由落后到先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轨迹迅猛发展。

  

  从乘车难、运货难

  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翘首以待温馨舒美。随着时间的转移,道路运输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昔日简陋不堪、量少落后的大车店,已逐步发展为以中心城市客运站为支撑,农村客运站为补充、立足当地、辐射周边,多层次、一体化的道路运输客运站场体系。昔日一片空地、三间草房的货场,也已逐步发展成为集现代仓储、配送、信息交易、修理等综合运输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截至2020年底,我省已建设等级货运站63个,其中亿博基业冀中南公铁联运智能港等项目,助力“一带一路”贯通欧亚;各类客运站达到36217个,其中等级客运站168个,人民运输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城乡一体人悦其行。群众运输出行问题,一直是我们党时刻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为解决农村、山区人民群众出行运输问题,我省按照建立城乡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快捷方便、畅通有序的网络运行模式,逐步形成县、乡(镇)、村完善的城乡客货运网络,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道路运输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省开通客运线路5653条,日均发送41652班次,自2003年全省建制村实现100%通客车。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行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全省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90%。其中,邢台市实现全域公交,百姓出行更加便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彻底成为历史。在农村物流发展上,全省建成县级农村物流中心302个、乡镇综合服务站近1400个、村级物流服务点3.3万余个,人民群众正逐步实现足不出户、物流到家。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要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自1984年我省公路运输系统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开始,其迅速由单向应用转向系统开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在道路运输领域广泛应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

  2019年4月,以旅客便捷出行为导向,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定制客运走上历史舞台,人民群众开始通过手机APP预约车辆,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得到满足。2019年10月,全国首张电子客票在雄安新区诞生,自此背着“铺盖卷”排队购票的景象逐步成为历史。

  

  货运物流融入“互联网+”,网络货运新业态发展迅速,49家企业获得网络货运资质,累计运输31.5万单、运量1550万吨,有力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依托网络技术,邢台市隆尧县宝信“电子商务+特色农业”、邯郸市涉县飞马“信息平台+客货同网”,极大推动了农村物流发展,两品牌入围全国首批25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此外,我省建成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已为732万车辆建立维修记录,建成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技术第三方监测服务平台已为2.99万“两客一危”车辆提供安全保障,建成的河北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为全省121万货运车辆提供运输交易信息。

  道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壮大的缩影。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正是坚持这个初心和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奋斗、不懈奋斗,为谱写交通强国河北篇章而努力奋斗。(张东峰)

  (作者系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许璐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tyw/10162679320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