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信息联播

/

正文

脱贫攻坚受表彰个人先进事迹(二)

时间:2021-06-01 00:48:30

来源: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官网

作者:佚名

  5月25日,省交通运输厅召开脱贫攻坚总结奖励大会,通报表彰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多家单位和个人。今天让我们走近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及历年省上考核先进个人代表郎晓贵和彭亚磊,了解他们的故事。

  郎晓贵

  作为甘南公路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郎晓贵2018年4月担任省交通运输厅帮扶临潭县工作组组长、临时党支部书记,负责省直单位帮扶临潭县29个村的现场协调联络和厅派12个驻村工作队的日常管理工作。

  在开展帮扶工作期间,郎晓贵积极组织各帮扶工作队深挖细查脱贫验收指标存在问题29条,向县乡协调汇报及时整改,确保按期完成了冲刺清零任务,12个帮扶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累计协调投入资金360万元,组织整修田间道路99.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24盏、修建涵洞2座、安装安全护栏3280米。每年汛期协助乡镇积极开展防汛减灾工作,申请公交建集团帮扶修复资金15万元,解决贫困群众因灾导致的困难与问题50余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郎晓贵深知这个道理,帮扶工作中,他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先后5次前往天水、陇西等地实地考察中药材种植加工、獭兔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通过广泛走访摸排村情民意,召开村两委会、群众会,因地制宜选定各村特色产业。同时,他紧盯合作社和扶贫车间建设,积极协调各帮扶单位累计投入产业发展扶持资金330万元、公交建基金90万元,帮扶建设合作社21个,推动成立临潭县中蜂养殖合作社联合社,注册龙元山藏蜜商标,建成蜂产品加工车间,完成绿色产品认证。目前,21个合作社已带动19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累计分红28.18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6.62万元。在郎晓贵的协调和努力下,各帮扶村大力发展“五小”产业,各帮扶单位累计投入资金83.9万元,为贫困户发放藏香鸡、杏花鸡32715只,獭兔种兔350只,花椒树1.48万株棵,充分挖掘了贫困家庭老人、妇女劳动潜力。他还借助“甘肃交通扶贫馆”、“陇货甘味”等销售平台,为农户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临潭农特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协助各帮扶单位工会、各公路建设项目工地食堂等推动开展消费扶贫,通过“以买代购”、“以买代帮”等方式,累计购买定点帮扶村价值420多万元农特产品。

  “我将继续与其他交通帮扶干部一道,坚定信心和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乘势而上、埋头苦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用情、用心、用力开展帮扶工作。”郎晓贵表示。

  彭亚磊

  2017年9月,彭亚磊被省交通运输厅选派到临潭县王旗镇大沟门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队长,2019年9月任职期满后,他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留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他连续驻村四年,在脱贫攻坚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王旗镇是全省4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彭亚磊驻村帮扶的大沟门村是该镇的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3%。面对底子薄、条件差的村情户情,彭亚磊坚持强党建、兴产业、惠民生、促增收,在2019年底实现了大沟门村整村脱贫摘帽。

  驻村期间,彭亚磊紧盯“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这个关键,从2018年3月起,先后走访调研岷县马坞养鸡场、陇西中药材市场等。2018年11月,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帮扶资金150万元,采用“帮扶单位+合作社(扶贫车间)+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建成中药材产业合作社(扶贫车间),车间建筑面积近600平米,筛选、清洗、晾晒、储存、切片加工等功能一应俱全。当年,王旗镇的药材大丰收,合作社按照帮扶带动协议约定,以高于市场1元的价格兜底收购贫困户的药材。全村20多名妇女在合作社务工,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到2019年,该扶贫车间通过劳务用工带动建档立卡户 20 户21人,带动收益16.2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中药材扶贫车间带动能力开始显现,该合作社也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彭亚磊还与省农科院联系,借助“科技下乡”平台,针对中药材病虫害高发、产量低、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邀请专家制定了中药材科学种植方案,同时试种新品种“冬花”和“唐古特大黄”。

  2019年3月,彭亚磊动员村里的养蜂能手带头成立土蜂养殖合作社,并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购置中华蜂100箱,合作社为全村养蜂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回收土蜂蜜统一销售,提高群众收入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两年来,该合作社销售蜂蜜约2000斤,收入约10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为给贫困群众对接务工渠道,彭亚磊协调帮扶单位,在工程项目、生产企业、场站服务区等建设“交通扶贫车间”,打造成集扶贫、扶智、扶志为一体的综合帮扶平台,长期吸纳贫困群众务工。2020年,组织临潭县王旗镇、新城镇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大新项目“交通扶贫车间”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带薪培训并顺利上岗,实现贫困地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原文链接:http://jtys.gansu.gov.cn/qsjtxx1/6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