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重点关注

/

正文

全球最大矿石船首靠湄洲湾港罗屿40万吨泊位

时间:2021-05-28 01:54:03

来源: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5月26日,湄洲湾港罗屿码头40万吨散货船首靠仪式举行。装载着40万吨巴西淡水河谷铁矿石的新加坡籍“远福海”轮成为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接靠的首艘40万吨级巨轮,也是我省沿海港口迄今为止接卸的最大铁矿船,刷新了东南地区最大单船载重吨铁矿石船的停靠纪录。该船的靠泊,意味着湄洲湾港已具备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舶通航和靠泊能力,迈进了港口干散货作业“大船时代”的最前沿。

  罗屿作业区9#泊位于2018年7月建成投产,原为30万吨级,经改扩建提升为40万吨,是我国沿海宁波港以南唯一正式获批40万吨船舶靠泊资质并开港经营的港口,也是我国第6个满足世界最大40万吨矿石船靠泊接卸的港口,为我国东南地区原材料供应开辟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相比于传统用30万吨以下船舶的运输模式,利用40万吨大船运输可为各大钢铁企业节约综合物流成本20%以上。

  作为我省重点打造的大型干散货港核心作业区之一,罗屿作业区规划建设15个5-40万吨大型干散货泊位。首批建成的9#、10#泊位投产后,罗屿作业区已逐步构建起集海铁联运、水水中转于一体的综合集疏运体系,通过海铁联运可辐射到向莆铁路沿线的福建内陆及江西、湖南等中西部省份钢厂,水水中转可覆盖台湾全岛、长江以南腹地、环南海区域以及日、韩等地。依托港口环境和运营服务,通过铁矿石期货交割库和铁矿石交易中心建设,罗屿作业区构筑的铁矿石物流综合服务供应链体系,可有力推动大宗商品领域的企业、产业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即将启动的罗屿 8#、11#、12#泊位工程建成后,罗屿作业区将形成“两卸三装”的连片规模效应,进一步助力湄洲湾港加快“走出去”脚步,串联起内陆省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全力打造东南沿海大宗散货枢纽港和国际混矿中心。(省湄洲湾港中心,莆田市交通运输局,省港航中心)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gzdt/202105/t20210527_5602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