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交通动态

/

正文

拉布大林边养队 风餐露宿处置涎流冰

时间:2021-03-29 23:17:56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3月6日7时,拉布大林边养队组织人员、机械前往北部原始林区处置涎流冰工作。一路风雪相伴,养护人员历经12个小时艰难跋涉,安全抵达奇乾,于次日进入涎流冰的现场。

  该边养队管养的331国道恩和哈达—奇乾、白鹿岛—奇乾、901县道零公里—伊木河、903县道荒火地—西牛耳河三条边防公路地处原始林区,承担着国防运输和边防连队巡逻的任务,线内居民稀少。每年自12月末起,受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该路段地下水上升不断涌出,边渗边冻蔓延整个路幅,长达数十米乃至几百米,路面陆续形成不同程度的涎流冰,给沿线边防连队运输物资、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每年春融期,是处置涎流冰的最佳时机。今年奇乾、伊木河路段内降雪量大,发生的涎流冰数量多、体积大,最长蔓延几百米。特别是傍山路段内的涎流冰,形成大面积坡面,冰面奇滑无比。前一天刨除的冰面,由于地下水不断涌出,第二天会形成新的涎流冰。养护人员采取利用铲车破冰刨除,装载机清运的半幅循环式的作业的方式清除涎流冰。面对处置涎流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路途远的现状,该边养队组织了专业性强的业务骨干,投入大型机械设备3台、宿营车1台、指挥车1台、后勤补给车1台。养护人员8人次,加派后勤保障人员3人次。

  由于天气降温幅度大,宿营车内早晚温差大,夜晚都要盖上两床被子御寒,收工脱下的水靴子,第二天会冻在宿营车的地板上。生活饮用水要在冰窟窿里一瓢瓢的取水,早上水桶里的水都结上了冰碴。机械在低气温下运行故障频发,通讯信号不时中断,随时存在与外界失去联络的现象。养护人员在作业时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棉鞋外面再穿上水靴,棉衣外面再套上棉大衣。每天凌晨5点起,天刚微亮,养护人员开始刨冰除雪,午饭就地以方便面、咸菜伴着寒风简单充饥,人员三班倒,昼夜加班,预计要连续奋战20个昼夜,完成全程368公里内2万多立方米涎流冰清除任务,才能彻底疏通涎流冰路段。


原文链接:http://jtyst.nmg.gov.cn/doc/2021/03/29/1132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