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24 21:51:43
来源: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闽山巍巍,闽水泱泱,闽海茫茫,在八闽大地,有一方水土尽得三者眷顾,它便是长乐。这个源于《诗经》,寓意“长安久乐”的名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日前,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滨海新城核心区,福州首条园林景观式滨海公路——228国道长乐外文武围垦堤至下沙段路堤结合工程(228国道长乐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公路不仅是滨海新城通向江田镇下沙海域的“黄金海岸线”,也是一条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慢行步道等为一体的生态和谐之路。行车至此,只见湖海相拥,草木如春。一边观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一边看白鹭纷飞、野鸭戏水。现在,走上这条“高颜值”公路,共赴一场浪漫的滨海之约吧。
王母礁。(袁燕飞 摄)
黄嘴白鹭。
高达8米的妈祖像。(袁燕飞 摄)
青山龙眼。
文武砂镇
位于福州市长乐区东南部,是长乐6个沿海乡镇之一。文武砂镇交通便捷,两港公路穿境而过,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8公里,松下码头20公里。境内地势开阔平坦,系沿海围垦地,土地肥沃,河港纵横。秀丽的东湖、无垠的沃野、金色的沙滩与千米海堤交融,绘成绝佳风景。雄伟壮观的“王母礁”和妈祖神像也分布境内,是极富旅游潜力的乡镇之一。
古槐镇
位于长乐区中部偏东,因董奉山为福山,周围始有“福湖”之称。古槐镇充分挖掘人文、生态、资源等旅游优势,拥有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百福公园、董奉草堂、玫瑰山庄、竹田岩等重点旅游景区。
江田镇
江田镇是长乐海岸线最长的乡镇,位列长乐区经济强镇,棉纺、花编和服装是其特色行业。江田镇旅游资源丰富,有三溪历史文化名村、南阳省委旧址、下沙海滨度假村、天池山风景旅游区等。
景致篇 湖海交融 生态乐园
228国道长乐公路全长约5.42公里,起点接已建成的228国道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终点与下沙路衔接,是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中纵一线(228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内容包含海堤升级改造、城市快速路,以及绿化带、木栈道等园林景观。
道路的西侧为东湖湿地公园。东湖湿地公园水域面积1.5万亩,通过退塘还湿、地貌整理和绿化苗木种植等一系列建设项目,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恢复,形成了更加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消失几十年的黄嘴白鹭在这里重新安了家。
黄嘴白鹭身体纤瘦修长,与其他白鹭的区别在于嘴黄,脚黑绿、趾黄,多栖息于沿海岛屿、海岸、海湾及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它披着一身乳白色的羽毛,一尘不染,它的枕部有多枚细长白羽组成的矛状长形冠羽,像细柔的辫子迎风飘扬。19世纪末,黄嘴白鹭的纯白色毛状羽和蓑羽成为欧洲贵妇服饰上极贵重的装饰品。多年来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已被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除了黄嘴白鹭,东湖湿地优美的生态环境还迎来了黑脸琵鹭、白琵鹭、鹗等珍稀鸟类,俨然“鸟的天堂”。
228国道长乐公路的东侧是浩瀚的东海。重新修建的十一孔水闸横矗潮口,取代了原有的十七孔闸和十八孔闸。它的建成可以极大程度地将潮汛抵挡在外,防止海水倒灌造成破坏,大大提高长乐文武砂、古槐、江田等地的防潮等级。
在海堤一角,有一处傲岸独立的礁岛——“王母礁”。礁上有两块天然巨石耸立如帆,地方文献记载为“双帆石”,故“王母礁”又称“双帆礁”。明朝兵部侍郎陈省曾游览王母礁,作诗描绘道“:海中有二礁,隐隐双柱峙。王母与云母,呼名良有以。海汐可坦行,潮来四临水。”
王母礁上怪石嶙峋,退潮时,人们可以徒步穿过海堤登上王母礁,欣赏花岗岩被海蚀风化后形成的各种天然景观。清晨到王母礁,还可观赏到“东海日出”与“海上生明月”的奇景。王母礁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一年中的不同季节,都与日光、月色及海涛交织出不同的风情,长年吸引着摄影爱好者前来。
在礁岛的最高处,伫立着一座高达8米的妈祖石雕巨像。石像下,是一处有600余年历史的妈祖神龛,供奉着一尊装饰华丽的妈祖金身。从海中望妈祖,妈祖好似高高立在大船之上,乘风破浪巡视海上,保佑海上船只来往平安。当地渔民在出海捕鱼前,会到此顶礼膜拜,祈求妈祖庇佑。
欣赏完王母礁、妈祖像,可沿着海堤漫步。曾经,这里常年风沙吹,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风沙地。为了打造最美滨海大道,施工单位通过设置防盐碱隔离层来抑制盐分上返,解决在盐碱地上的绿化难题。公路两侧绿量“惊人”,沿海滨、湖岸都植下层层林带,沿线共种下约1.8万棵乔灌木,绿化面积达26万平方米,形成宽阔的森林景观带。特别是考虑当地台风、盐碱等因素,在靠海外侧种植大片繁密的防风林,以木麻黄和南洋杉为主,因地制宜配置灌木和草层,构建不断变化的林带。
此外,公路还设置有自行车道、游步道、休息亭等。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随处可见的绿荫花圃,与黄色的礁岩、金色的沙滩、欢腾的浪花一道,将原本荒芜的海滩变成了美丽的生态公园。
佛跳墙,据传由长乐人郑春发创制。
美食篇 山海合作出盛宴
沿着228国道长乐公路驱车向前,不久就来到了古槐镇龙田村,这是东汉名医董奉的家乡。
相传董奉医术高明,为人治病却不取钱财,但有一个特殊的规矩:病愈者要在山中栽植杏树。因此董奉行医处“有杏万株,郁然成林”。董奉再以杏易谷,赈济贫穷百姓。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明、品行高尚的医家。董奉也是福建最早的营养学家,他创造“食补两济,药食同用”的山药杏脯粥、杏枣糕,既有补脾润肺益气的功效,又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药力。
古槐镇龙田村境内的董奉山,是后人为纪念董奉改名的。董奉山脚下的青山村产果中珍品——龙眼。据说青山龙眼“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因其晚熟、核小、味甜等特点,从众多龙眼中脱颖而出,在宋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宋光宗特赐“黄龙”匾额,以誉其珍。青山龙眼从此声名大噪,还成为郑和“长乐大席”的指定果品。
心灵手巧的当地居民把龙眼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吃。夏天吃冰饭是长乐人独有的饮食习惯,一碗普通的糯米饭,加些冰块,再加些芋圆、花生、葡萄干以及各种鲜果粒,拌一拌,再添几颗青山龙眼,就成了一碗“御用冰饭”,十分爽口消暑。龙眼冻、龙眼蛋糕、龙眼露、龙眼膏、杏仁龙眼粥等精致小吃同样美味。
在长乐参加清醮庙会,是相当接地气的美食体验。距青山村8.7公里的龙门村,每年都举行清醮庙会,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清醮游神期间,家家户户摆宴席、设香案,供奉五灵公。对孩子们来说,最具吸引力的还是宴席上琳琅满目的美食。村民们摆出猪羊鸡鸭等牲畜,还有螃蟹、鱼蛤之类的海鲜,当然少不了荔枝肉、太平燕、鱼丸、鱼面、线面、海蛎饼、八宝饭等乡土特产。
去吃一碗长乐杠面,也可以充分体会到长乐这地方物产的丰富。杠面特色不在面,而在汤头。好的杠面汤头,必须得用虾米、鱼干、梭子蟹、排骨、猪小肠、芹菜、花蛤等一大堆的食材来熬制,这样的山海合作,煮出来的杠面称得上“一碗盛宴”。
历经时间考验且深受欢迎的长乐美食,许多品类已成为海滨风味的品牌菜,比如鸡汤氽漳港海蚌,是闽菜皇冠顶上的珍珠;传说由长乐人郑春发创制的佛跳墙,被广泛认为“闽菜之王”。更多的风味小吃,还隐匿在城乡的某个角落,年复一年坚持着传统,守着这座城市记忆中的人情味和烟火味。
产业篇 崛起数字小镇
近年来,古槐镇青山村始终守住“千年贡果”这一特色产业,打造了万亩青山贡果龙眼基地,年产量约3万公斤。依托发达的交通运输与物流,龙眼乘着货车一辆接一辆地驶向各地。
为做大做强特色休闲旅游业,青山村积极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建设青山贡果生态园,并结合“名果”(青山龙眼)、“名山”(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名人”(青山村历史名儒)等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每年9月、10月间,青山村都会举办“青山贡果文化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观光。
这里,曾是一片荒芜之地,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让荒漠变绿洲,化沧海成桑田;这里,纺织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这里,高楼林立,项目扎堆,大数据企业集聚,数字经济催生新的活力。这里是位于滨海新城核心区的文武砂镇。
文武砂镇地处长乐沿海偏僻地区,上世纪50年代初还是一片荒漠莽滩。借着信息化建设的浪潮,文武砂镇发生了巨大变化。2013年,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一期项目动建,一座座研发楼破土而出。2017年,滨海新城启动建设,文武砂镇再度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经过多年建设,位于滨海新城核心区的文武砂镇已成为发展的热土,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东湖数字小镇、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228国道长乐公路是福州滨海新城“四纵四横”路网中纵一线的组成部分。根据《福州中心城区空间发展规划》,福州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区和滨海新城,滨海新城核心区将建设成为引领福州发展的新龙头、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新标志。目前,滨海新城形成了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体系,各大产业园日益形成规模,推动滨海新城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除228国道长乐公路通车外,滨海新城的路网正不断升级。长平高速公路、长福高速公路等相继通车,机场第二高速公路、滨海新城高速公路等一大批新项目在快速推进。条条大道在新城老城间“穿针引线”,不久的未来,从市中心到滨海新城,可实现轨道、铁路、高速公路无缝切换。
(特约记者:陈妍洁 通讯员:袁燕飞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为资料片)
公路绿化。(福州新区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供图)
黄金海岸线。(福州新区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供图)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mtsy/202103/t20210324_5555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