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9 22:35:51
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佚名
“只要旅客需要,我随时‘立正、出发’!”
——记北京朝阳站“北京榜样·最美退役军人”曹燕
清晨7时28分,阳光穿过北京朝阳站玻璃穹顶,洒落在副站长曹燕的肩章上。她推着轮椅,疾步穿过人潮,像一艘逆流而上的舰艇。有人问她:“燕姐,你工作起来怎么总像打仗一样?”她笑着说:“当过兵的人,节奏慢不下来。”
说话干脆利落,走路虎虎生风,做事雷厉风行,跟曹燕接触过的人都说,她身上带着一股劲儿,有着浓浓的军人作风。那股劲儿不是浮在表面上的,是浸润在灵魂中的,一辈子也不会改变。
9月15日,2024—2025年度“北京榜样·最美退役军人”名单发布,曹燕的名字赫然在列。“部队培养了我的纪律意识、执行力和责任感,也教会了我‘把每一件小事当成命令来完成’。”曹燕感慨地说,“退役这些年,我反而觉得军号一直响在心里——只要旅客需要,我随时‘立正’,随时‘出发’!”
有拼劲儿
2007年,曹燕脱下迷彩服,穿上铁路蓝,来到北京站工作,成为一名客运员。没想到刚上班,就被一张列车时刻表难住了。师傅随口考了句“K183次列车在几站台停靠”,她憋得满脸通红,愣是没答上来。
曹燕发现,哪趟车去哪里、途经哪些车站、在哪个候车室候车、停靠哪个站台,同事们都能脱口而出。而自己对照列车时刻表,有时候都能看错行、对错点。
太丢人了,这可不行!“当兵时背代码表、练五笔字法,每天自觉练到半夜,咱可是1号通信台的尖子兵,哪能被这点困难难住。”曹燕说,她当晚捧着时刻表背到第二天凌晨两点。此后,她把工作间隙充分利用起来,有空就“啃”列车时刻表,工作上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路不熟就多跑几趟。很快,她能在30秒内报出任意车次停靠信息,成了班组里的“活地图”。
因为干活肯吃苦、不惜力,很快曹燕就调入“素萍服务组”,服务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在师傅李素萍的带领下,她用心钻研服务技能,把旅客当做自己的亲人对待。每当听到旅客一声声“谢谢”,一次次温暖回应,她的内心就感觉越来越踏实,也越发珍惜这份工作。
部队学到的急救知识,也总能派上大用场。
2014年暑运,北京站内人潮涌动。一名候车的孩子突然发病,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把住孩子别乱动!”在孩子母亲惊慌失措之际,曹燕冲了上来,掐人中,清理口腔,旁边的同事将孩子紧紧固定在轮椅上。大概持续了四五分钟,孩子慢慢缓过来。接下来,曹燕又为孩子更换了衣物。直到顺利将这对母子送上车安顿好,曹燕才发现,自己浑身沾满了污物。
“动作挺快,不怕脏,能吃苦,表现不错。”事后,师傅李素萍对曹燕给予了高度评价。2018年,李素萍光荣退休,曹燕正式接棒成为“素萍服务组”第二代带头人。
有韧劲儿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这是曹燕的口头禅,即便离开军营已近20年,可她依然用这句在部队学到的话时刻提醒自己精进业务知识。
2012年,曹燕被选拔代表北京站参加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比武。能与全局集团公司客运系统高手过招,令她十分激动。“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想着部队的光荣传统,她给自己定下目标,必须拿回好名次。
因为不是专业出身,曹燕面临着不少困难,第一关就是背规。工作忙,孩子小,她把所有碎片时间全都利用起来,哪怕站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她也一手拉着安全绳,一手捧着画得五颜六色的题库背诵。
第二关是默画全国铁路结算站示意图。由于从未接触,一同参赛的同事能够四五十分钟画一张,而曹燕一个多小时还画不全。
没有捷径,只有一个字——练!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曹燕铺开一张A3纸,右手握着两支红蓝色碳素笔,以北京站为起点,上下左右逐渐铺开,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她拿出了在部队训练武装越野的劲头,A3纸画了厚厚一大摞,从最开始的一个多小时画一张,到最后的40多分钟完成,达到优秀标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刻苦练习之下,曹燕的整体技能水平直线上升。在全局集团公司技术比武中,她带领团队,连续两年夺得客运组团体第一名,为北京站争了光。“当过兵的人,踏上起跑线,就一定要跑到终点,不管中间的过程有多难!”回忆当时的情景,曹燕的话里透着坚定。
有钻劲儿
2021年7月,曹燕接到一项新任务,调到新开通的北京朝阳站,建立一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服务组,既要服务好重点旅客,又要展示中国高铁的风采。
压力山大!曹燕选择迎难而上,“不冲别的,就冲‘朝阳’和‘曹燕’的开头拼音都是‘CY’这份缘分,我也必须打好这场硬仗!”
北京朝阳站是京哈高铁的起点站,与北京站在客源成分、硬件设施、服务需求上有着很大不同,服务理念完全照搬“素萍服务组”是不行的,曹燕选择在继承中创新,为“曹燕服务组”设计一套新理念。
曹燕对工作的“钻”劲令同事们钦佩。她边工作边观察,边服务边调研,为了摸清一条流线步行用时多久,她用轮椅推着同事连续跑上几十趟,只为得到最准确的数字。她每天天不亮到岗,末班车离站才走,微信步数时常3万起步。同事劝她“悠着点”,她把身子一挺:“当兵时5公里负重越野都跑过,现在这点步数也就算热身。”
连续奋战5个多月,曹燕和同事们提炼出阳光语言、阳光心态、阳光旅途的“阳光服务法”,在应用中受到旅客们的一致好评。
今年暑运,北京朝阳站日均发送旅客超过6万人次,站内复兴号列车奔驰穿梭,滚滚人流南来北往。问路的、查车的、接人送站的……每天,曹燕接受的询问数不胜数。无论大事小情,她总是能用简洁清晰的回答,为旅客提供最佳选择,并用最快速度解决问题。
不久前,曹燕接到一个“特殊订单”:一位退伍多年的老兵独自赴沈阳看望战友,需要轮椅接送。“老班长,下面由我这个小兵接您进站,送您上车。”曹燕早早地推着轮椅在进站口等待。她推着老人在站内参观,耐心地讲解着车站的布局,创新的服务举措,直到把老人送上列车,与列车长做好交接。临行前,老兵眼睛湿润了,颤抖着手向曹燕敬了一个军礼。
多年来,曹燕以真情服务旅客,获得了“外籍旅客的翻译,观光旅客的向导,老年旅客的女儿”的美誉。在她的带领下,“曹燕服务组”在车站各项评比中名列前茅,连续被评为先进班组,先后收到表扬信766封、锦旗259面、12345市长热线表扬工单59件、12306铁路客服表扬工单393件。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多年客运工作生涯中,曹燕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国铁集团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国铁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等众多荣誉。
离开部队19年,曹燕把“退役不褪色”写进了每一次回答、每一次奔跑、每一次服务中。她说:“军装脱了,军魂还在,当兵的那股劲儿没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