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9 20:50:31
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佚名
“像这个位置的开口销,不把整个身子探进去根本看不清楚。”9月16日14时20分,石家庄车辆段邯郸运用四车间列检作业场8道,检车员高文涛俯身探入车底,手中的检车锤指向车辆安全托板的圆销开口销位置,边检查边向徒弟李英石讲解。
43岁的高文涛是石家庄车辆段的技术能手,今年以来,他已经发现好几个隐蔽的车辆故障隐患。7月份刚刚入路的“00后”李英石,来到邯郸运用四车间,成了高文涛的徒弟。
作业场上,李英石走在前面,按照高文涛说的“十九步检车法”,逐一检查车辆每个部位。他一边凝神查看,一边低声复诵:“钩头、钩体、钩颈、钩尾框……”
高文涛紧随其后,不时在旁边提醒:“注意听敲击轮对的声音”“制动风缸连接管是关键,要重点看”……他目光始终跟着徒弟的每一个动作,时不时还会上前补上一锤、看上一眼,确保不放过每一处隐患。
虽已入秋,但列检场上仍然很热。没一会儿,李英石的额头便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橙色的作业服也被汗水浸透了一片。察觉到徒弟的紧张,高文涛语气平和地说:“别着急,慢一点儿没事,该看的看到位,该敲的敲到位。放心,有我在呢。”
当李英石检查完机后16位车钩部位,抬头望向车体端部的人力制动机时,忽然一道细微的反光掠过他的眼角。他停下手里的动作,侧过头仔细查看,又伸出手,用指腹在金属表面反复摩挲了几遍。大约五六秒后,他略带迟疑地说:“师傅,您过来看看这儿,是不是有道裂纹?”
高文涛应声上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认真观察,顿时语气里带着些兴奋:“对!这就是我说过的人力制动机安装座裂损!”他迅速从工具包掏出尺子进行测量,“裂纹长度102毫米,超限了。”随后,他立即通知车间值班员,按流程作了扣车处理。
“实作学习还不到一个月,就能发现这么隐蔽的故障,真不错,继续加油!”高文涛轻轻拍了拍李英石的肩膀,欣慰地说。
“嗯!”李英石点点头,稚嫩的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