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时事聚焦

/

正文

大道通衢万里阔 丝路脉动谱新篇 ——自治区成立70周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巡礼

时间:2025-09-29 20:57:29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G30线果子沟段穿行于雪岭云杉间,果子沟大桥似银弦跃过深谷(2024年6月2日摄)。

   

  当前新疆共有在用运输机场28个、A1类通用机场3个,通航起降点79个。图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2024年6月14日摄)。

   

  在新源县那拉提草原,旅游公路串联雪山草甸,是交通动脉,亦是风景长廊(2024年7月2日摄)。

   

  在阿拉山口站宽准轨编组场,中欧班列集结待发(5月30日无人机摄)。

  70年风雨兼程,70年山河巨变。从天山南北到塔里木河两岸,从高原牧场到戈壁绿洲,一条条公路蜿蜒远方,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一架架飞机翱翔蓝天,一张覆盖天山南北、贯通国内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正在不断延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交通运输事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部委和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五大战略定位”,推动新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疆交通运输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向深层次、宽领域拓展,助力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阶段迈向积厚成势的新阶段。七十载砥砺奋进,一代代新疆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天堑变通途。如今的新疆,公路如巨龙蜿蜒,铁路似钢铁脊梁,航路像云端彩带,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仅极大改善了各族群众的出行条件,更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天堑变通途 从驼铃古道到立体交通网的沧桑巨变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交通运输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了一篇从“瓶颈制约”到“四通八达”的壮丽史诗。

  曾经,新疆的交通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全疆仅有简易公路3361公里、371辆破旧汽车,人民群众出行依旧是马车,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骆驼、骡马等。到1978年,全疆公路里程发展至2.38万公里,客货运输难题得到初步解决。进入新时代,新疆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从政策设计到资金保障,从人才支撑到项目落地,党中央的关怀厚爱如春风化雨;从规划蓝图到建设实践,从改革创新到品质提升,从天山南北的筚路蓝缕到四通八达的现代路网,一代代新疆交通人以实干担当,铸就了新疆交通发展的时代丰碑。

  数字见证奇迹:2011年至2024年间,全疆公路网新增里程7.68万公里,总里程达23万公里。高速(一级)公路总里程达1.24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3.98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96万公里(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些数字背后,凝结着全区交通人的拼搏奉献,承载着党中央的政策引领与战略支持,彰显着自治区积极融入交通强国建设大局。

  如今,全疆所有地州市迈入高速公路时代,天山北坡城市群率先迈进“八车道”高速公路时代;所有县市实现通二级及以上公路;乡镇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中、南三大通道全线贯通,环准噶尔盆地、环塔里木盆地高速(一级)公路全面建成,形成了内通外联、四通八达的交通新格局。

  令人振奋的是,世界在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已于2024年底贯通,标志着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该高速公路建成后,较现有路线缩短约200公里行程,将彻底打通天山南北交通运输屏障。与此同时,G219线等跨天山公路项目加快推进,15个公路口岸全部实现沥青路面,为新疆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今年新疆一个个重大交通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乌鲁木齐西绕城高速顺利贯通,进一步畅通首府都市圈干线网络。G681线阿勒泰至禾木喀纳斯公路等6条国省干线正式开通,进一步织密区域交通网络。

  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年内全线通车,乌鲁木齐至库尔勒驾车时长将从7小时缩短到3小时。

  G219线温泉至霍尔果斯、昭苏至温宿段跨天山公路加快建设进度。G3033线奎屯至独山子至库车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

  依托干旱荒漠区公路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攻克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G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等重点项目的关键技术难题,在 沙漠盐渍土路基建设、高寒高海拔公路建造、数字孪生管控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推动新疆交通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服务丝路 唱响“新疆交通亚克西”

  在一个个公路项目建成投运的基础上,新疆交通运输行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治理体系,持续提升“新疆交通亚克西”服务品牌影响力,人民群众出行更加舒适便捷,向着“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持续迈进。

  “交通+旅游”模式正成为推动新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G217线独库公路、G681线阿禾公路等15条网红公路擦亮大美新疆交通旅游名片……截至2024年底,新疆3A级及以上景区高速(一级)公路覆盖率达95%,公路沿线旅游区标志牌实现100%覆盖,A级及以上景区连接线实现道路硬化100%覆盖。

  新疆国省干线养护管理科学规范,ETC覆盖率100%,与全国实现“一网畅行”。公路服务区建设成效显著,73对服务区全部达标,129处服务区提供“吃、住、游、娱、购”全方位服务,“厕所革命”和“司机之家”建设让群众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围绕G30线、G3012线、G314线等重点路段,新疆交通运输部门以AI巡查、无人机监测、应急资源前置三大技术为支撑,推进智慧公路管理体系建设。在旅游干线沿线,121支专业队伍、1093台(套)设备及65处智能监测点构成“24小时全覆盖”预警网络,显著提升“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能力。2025年主汛期期间,高效处置公路灾害174起,确保路网畅通与群众出行安全。

  枢纽联通 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

  路网的完善为运输服务与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70年来,公铁联运、陆空联运、空铁联运和高铁快运等快速发展,助力新疆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口岸经济”转变。

  新疆始终坚持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国际运输大通道建设。如今,乌鲁木齐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库尔勒“公铁联运”综合枢纽和乌鲁木齐高铁站综合枢纽相继建成运行,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多式联运国际物流园等10个货运枢纽建成运营,构建起多式联运的现代物流体系。

  钢铁巨龙驰骋天山南北,银鹰翱翔九天之上。“新疆—重庆—钦州—菲律宾(马尼拉港)”班列顺利开行;途经中国新疆至俄罗斯、西亚(伊朗)、意大利等方向的特色精品班列满载开行;中蒙俄沿亚洲公路网4号线国际道路运输开通运行,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正式开通;乌鲁木齐、喀什、伊宁3大航空口岸均获批开放。

  新疆的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入,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全面实施,全区TIR持证企业数量达33家,“中欧卡车特快专线”双向TIR运输、跨境电商TIR国际公路出口运输相继开通运营。

  新疆持续深化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中吉乌、中哈俄、中蒙俄、中巴等双边、多边国际道路运输合作,开放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9条,多边国际道路货运线路10条,与多个国家全域开放双边及过境国际道路货物运输,确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今年上半年,新疆累计完成国际道路货运量683.14万吨,同比增长15.98%,国际货物周转量达39.8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9.15%;中欧(中亚)班列累计开辟23条线路,覆盖欧亚19个国家的26个城市,累计过境3.77万列、年均增长20%以上,累计始发5879列、年均增长8%。运输便利化水平稳步提升,口岸过货量逐年提高,国际交通大通道建设正实现从“路桥”到“商桥”的跨越。

  乡村振兴 农村公路成为百姓幸福路

  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高速公路上,更延伸到了广袤的农村大地。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紧紧围绕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创新体制、完善机制,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动新疆农村公路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目前,新疆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约1207.6亿元,解决了全区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的难题,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交通扶贫兜底任务,为自治区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支撑。

  新疆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3.5万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96万公里(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90.8%,10户以上规模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91.8%,农村公路路网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南疆地区农村路网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

  新疆结合实际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公路条例》,制定17项制度办法和技术标准,创新推行“路长制”,基本实现了全区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到位”,道路技术状况逐年提升。

  更令人欣喜的是,新疆农村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建制村物流服务覆盖率达95%。尤其在南疆地区创造性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精准就业帮扶”新模式,带动2.2万名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建成7912公里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极大增强了区域“造血功能”。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更成为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路”。

  综合立体 构建“一带一路”交通新格局

  2025年,新疆各机场累计运营航线629条,初步形成了“国际有特色、国内高通达、疆内广联通”的航线布局。

  目前,乌鲁木齐客运航线已与23个国家及地区城市、83个疆外国内城市和21个疆内城市通航;货运航线已与29个国外城市、7个疆外国内城市通航。疆内有20个支线机场已开通193条直飞疆外航线,连接40个城市。疆内累计运营164条疆内支支互飞航线,实现对疆内所有支线机场的全覆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6月成都航空C909飞机进疆运营以来,支线机场航点覆盖数由国产民航飞机进疆前的5.8个增至11.5个,增幅98.3%;过夜飞机数量增长173%,支线机场间通达时间从2019年的17小时缩短至现在的12.1小时,真正实现了“疆内环飞、一日可达”,基本解决疆内支线机场间连通性不足等问题。

  新疆铁路建设运营持续提质增效,目前运营里程达9557公里,初步形成“一轴(兰新铁路、兰新高铁主通道)、三出疆(中部兰新线、北部临哈线、南部格库线)、两环(北疆环线、南疆环线)、两对外(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的路网格局,进一步完善了新疆铁路路网格局。同时,构建起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覆盖天山南北的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高质量铁路快捷交通圈,助力经济繁荣发展。新疆铁路货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大力实施挖潜提效,统筹用好兰新、临哈、格库三条进出疆大通道运输能力,提高出疆煤炭运输能力,推动新疆优质煤炭“走出去”。优先安排运力供给,切实保障大宗商品运输需求,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岁月峥嵘,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这更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新起点。

  70年砥砺奋进,70年大道如虹。新疆交通运输行业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天山南北铺就康庄大道,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编制并实施“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加速构建智慧交通和绿色出行体系。着力提升中欧班列运行效能和跨境物流便利化水平,高标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全面推进“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进出境联起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新疆日报 厅综合事务中心 刘俊、沈芩  图片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供)


原文链接:http://jtyst.xinjiang.gov.cn/xjjtysj/mtkjt/202509/9fc24f186b234c03a24cf92a5c14528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