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9 21:41:47
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9月28日,历经45个月艰苦鏖战、不懈奋斗,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顺利建成。10月1日,将对外开放试运行。
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建成,彻底解决冬季冰雪封山难题,极大增强了区域交通网络的抗灾韧性和应急保障能力,标志着川西高原交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该隧道将原有翻越夹金山时间从一小时大幅缩短至十分钟,彻底解决沿线11万藏汉群众冬季冰雪封山的出行难题,大幅提升通行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直接惠及沿线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此外,隧道串联起夹金山、达维会师遗址等革命纪念地和碧峰峡、四姑娘山等优质生态景区,有力地促进雅安市与阿坝州之间经济互济、人文互通,为沿线藏汉等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富民发展之路”“民族团结之路”。
夹金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自古就有“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的经典民谣,真实反映了夹金山恶劣的自然环境。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常年积雪,原道路弯多、坡陡、路窄,每年冬季受冰雪影响长达三个月不能通行,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群众出行、区域经济发展。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连续三年被列入省委省政府30件民生实事清单的重大工程,路线全长10.07公里,其中,隧道主洞长9.35公里(国内已建成最长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平导长9.364公里,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总投资超18亿元,于2021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
自项目开工以来,交通运输厅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将夹金山隧道建成安全、绿色精品工程、示范工程”的指示要求,把隧道高质量建设作为深化主题教育、办好民生实事的重点任务,锚定工程质量“零缺陷”、工作衔接“零延误”、工程安全“零事故”、生态环境“零破坏”、违法违纪“零案件”的“五个零”目标,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全过程加强质量、安全、审计、廉政等关键环节管理,全力打造弘扬长征精神和“两路”精神的品质工程。
一是高效协同推前期。建立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机制,坚持“超常规不超程序、超常规不超政策,交叉并行推进”原则,加快要件办理,将12项前期要件办理总时长由常规2年压缩至半年,创同类项目审批最快纪录。
二是技术赋能提效率。针对项目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周期短等实际,在国内首创将TBM施工(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应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将2个作业面增加至6个,实现“长隧短打”,掘进速度较传统工法提高3倍,助力项目提前3个月建成试运行。
三是多措并举建精品。将项目纳入省级提级管理清单,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班,采用“专人现场蹲点+不定期督导”模式,组建“大师级”技术团队,全过程动态解决施工难题、科学防范技术风险。优化TBM掘进模式、隧道衬砌等专项方案,配置瓦斯自动检测系统+人工检测模式,利用无人机实时勘察监测周边山体,实现工程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四是党建引领强组织。积极探索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与清廉交通示范,建立“一个临时党支部、一支党员先锋队、一个医疗服务保障点、一个‘清廉交通’示范点、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的“五个一”工地党建联建服务机制,制定落实40项风险防范措施,引领保障项目年年实现工程进度、完成投资“双超”。工作经验获省直机关党建课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