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9 20:26:4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以前路不好走,鲜叶运到镇上得颠簸半天,现在国道平坦宽阔,茶叶一个多小时就能送到厂里加工,茶香一点都没散!”在梧州市六堡镇的茶园里,正在采茶的李大叔言语间满是赞许。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国道355线梨马路蜿蜒伸向远方,沿线绿化带里的三角梅与山坡上层层叠叠的茶树交相辉映,微风拂过,茶香与花香交织,勾勒出“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生态画卷。
近年来,苍梧公路养护中心始终秉持“科学养护、精细管理”的理念,通过精准处置路面病害、动态监测边坡隐患、完善排水系统等举措,保障道路全天候安全畅通。同时,创新推行“路长制”与“网格化”管理,实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有效提升公路养护效率与质量。
路景交融, 铺展六堡文化长卷
苍梧大地,青山叠翠,茶韵悠长。国道355线梨马路如一条玉带穿行于六堡茶乡,不仅是城乡联结的交通纽带,更是地方文化的生动载体。
近年来,苍梧公路部门联合地方政府,以“全域景观化”为目标,融合茶乡风貌推进公路建设:在公路沿线候车亭嵌入“茶船古道”元素,在公路休息区设置茶文化宣传栏,搭建观景台供游人俯瞰层叠茶园;精心打造“茶船古道”百里绿色长廊,通过植茶造景、节点亮化,让历史记忆变为可观可感的景观......这些“路景合一”的举措,既提升了公路美学价值,更将文化IP融入交通脉络,铺展出六堡茶文化的“展示长卷”。
路通产业兴,路畅产业旺。公路的完善,加速了六堡茶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推动茶叶从农产品向文化商品升级,一杯六堡茶的价值在路边茶馆、茶文化博物馆中被赋予更多溢价空间。
国道355线梨马路六堡镇大中村茶园。
同时,国道355线梨马路深度嵌入六堡茶产业链,成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黄金纽带”。苍梧公路部门通过开展常态化路面养护、优化物流通道,破解山区运输瓶颈,保障冷链车直达茶园,让鲜叶1.5小时内运抵加工厂。依托便捷路网,沿线已吸引12家六堡茶企业入驻,通过技术培训、标准输出带动3000余农户提质增效,助力六堡镇塘平村建成“物联网+智慧“茶园,推动大中村发展电商直播,拓宽茶叶销售渠道。
国道355线梨马路六堡镇黑石村茶园。
如今,国道355线梨马路不仅是六堡茶走出大山的“快速通道”,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文旅融合的“共富之路”。苍梧公路部门将持续深化“公路+”发展模式,以更精细化的养护守护道路畅通,推动公路与茶产业深度联动,让过往司乘和游客既能品味六堡茶香,也能感受乡村新貌,为地方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交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