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9 19:37:48
来源: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沧州市交通运输局以“质量安全年”活动为总抓手,持续聚焦公路工程全链条监管,通过统筹引领、精准管控、督导问效三措并举,推动全市公路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系统性提升。“十四五” 期间,实现公路工程领域施工“零”事故、质量“零”缺陷,为沧州市“十五五” 公路建设谋篇布局筑牢坚实基础。
统筹引领聚合力,构建全域联动责任网
建立联动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坚持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由局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质量安全年”活动领导小组,构建“市局统筹协调、区县落实主责、参建单位执行”的三级责任体系。针对省市重点项目建立“一项目一专班”机制,形成责任闭环。精准谋定方案,举措靶向发力。结合公路工程建设、验收、养护等不同阶段特点,制定《全市公路工程质量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程管理、质量管控、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重点领域工作要求,采用“排查——整改——验收——销号” 动态“清零”工作机制。注重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依托 “线上 + 线下” 渠道立体宣传,组织召开工程质量安全专题会议 36 次,开展进企业、进工地、进车间安全宣讲 50 余次。开展 “安全之星” 评选 150 余次,覆盖从业人员 1.2 万余人次。形成联动合力,全面提升效能。建立建设单位牵头、施工单位实施、监理单位监督、职能部门督导的协同机制。全省首创启用 “智慧工地云平台”,实现构件预制、路面施工、物料管理等关键环节实时监管,针对发现问题在线推送、挂号整改,工作效能提升 40% 以上。
精准管控抓关键,筑牢质量安全防护墙
开展综合巡查,提升监管精度。构建 “日常巡查 + 夜间暗查 + 专项检查” 模式,今年以来,对辖区各建设项目开展日间巡查 20 次、夜间巡查 12 次、专项检查 15 次,下达整改通知 3 份,现场纠正违规行为 6 起,坚决打击 “抢工期、轻质量” 行为。实现全链条管理,确保质量过硬。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强化隐蔽工程管理。实行影像记录与专项档案制度,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建立联合试验室,开展 “批批检测”,严格原材料准入。抽检压实度、路面厚度等指标,督促整改车辙、拥包等质量问题 13 处,抽检合格率达 98%。强调风险防控,紧抓安全底线。健全 “风险分级管控 + 隐患排查治理” 双机制,汛期发布预警信息 20 余次,储备沙袋、应急照明等物资,组织防汛演练 4 场。组建专职安全队伍,统一配备安全标志服,规范设置安全设施,工人违规操作率下降 60%。专项治理攻坚,规范工程管理。聚焦工程分包、特种作业等关键领域攻坚,联合第三方机构抽检沥青砼、钢筋等大宗施工材料,强化实体管控。开展施工文件规范性排查,督促整改缺项漏项、签字不规范等问题,推动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
督导问效固成果,构建长效提升新格局
多层督导管理,实现全域覆盖。构建市局、企业、第三方专业机构综合督导模式。市局组建 3 个检查组,今年已完成 6 个新改建项目、6 个养护项目中期督导。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现场钻芯取样、材料抽检,将结果推送市局及施工单位备案。指导企业实行 “月联查” 制度,实现自查覆盖率 100%。落实闭环整改,问题动态清零。执行 “发现问题——下达通知——限期整改 ——复查销号” 全流程机制,今年以来,共发现质量问题 3 处、安全隐患 11 处,均已限时整改,复查通过率 100%。开展施工档案管理专题培训,推动提升资料管理水平,确保 “问题不遗留、整改不打折”。创新驱动攻坚,关键工程提质。组建专家技术团队,鼓励创新施工工艺工序,攻克重点项目难题。邯港一期南运河特大桥创新采用主桥右幅合龙、左幅边跨合龙工艺;G18 荣乌高速改扩建优化施工组织,实现路面摊铺成活一段、合格一段;G228 滨海公路采用圆管涵施工,保障路基稳定性。构建长效机制,持续优化管理。推动质量安全管理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指导施工单位月度分析总结,动态优化管控措施。常态开展质量安全专题培训与综合应急演练,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提炼各类安全管理经验,纳入项目管理体系,为后续工程提供可复制经验。(张振宇、董国池)
责任编辑:陈红宇 审核:刘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