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交通动态

/

正文

驰骋山水间 见证幸福路

时间:2024-09-15 05:32:12

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佚名

  

  驰骋山水间 见证幸福路

  

  ——“坐着高铁看中国·杭温高铁行”主题采访活动侧记

  9月6日,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举办、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坐着高铁看中国·杭温高铁行”主题采访活动圆满收官。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56家中央省市媒体100余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沿着杭温高铁,用镜头和笔触见证“高铁上的浙江”的勃勃生机,展现铁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

  

  烈日高温,抵挡不住采访脚步

  

  在美丽的楠溪江畔,端庄大气的温州北站站房如海鸥搏击长空,象征着温州人民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9月4日一大早,采访团成员刚走下大巴,就被眼前的站房震撼,纷纷拿起手机相机驻足拍摄,“坐着高铁看中国·杭温高铁行”主题采访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步入温州北站2楼候车大厅,采访团成员来不及歇脚,直接将杭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张晓军等采访对象层层围住。“开通后温州至杭州的通行时间能够缩短多少?”“杭温高铁为地方带来了哪些改变?”大伙儿边看边问、边拍边记,饱含了社会对这条高铁新线的关注和期盼。

  

  到达楠溪江站时,已近中午。当头烈日和38摄氏度高温并没有阻挡住采访团探寻的脚步,大家接着又来到永嘉县镬炉村和岩头村。一条条道路、一间间民宿、一处处主题景观,吸引众多摄影记者架起“长枪短炮”。“越来越多的秀美乡村,因高铁相连,铁路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浙江日报记者张帆赞叹道。

  

  午餐时分,餐厅里为数不多的电源插座,成为“抢手货”。为抢时间发稿,采访团成员就地剪辑视频、修改稿件。当天,浙江新闻频道《杭温高铁即将开通 抢鲜打卡沿途风景线(一)》等一批宣传产品出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路北上探寻,一路马不停蹄。2天里,采访团的足迹踏遍杭温高铁沿线5座车站和周边7处观摩点,在浙中秀美乡村和如画妙景中穿梭漫游,与沿线参建单位、地方党委政府等33名采访对象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杭温高铁的通车拉近了浙南温州与省会杭州的距离,也提升了沿线各地与长三角城市群的互联互通,人流物流商流随着车流而来,未来可期。”新华社记者林光耀感慨道。

  

  截至目前,采访团已在各大媒体推出800余篇报道成果,其中人民日报《在杭温高铁遇见未来》等多篇报道阅读量突破10万+,微博、抖音平台相关话题陆续登上热搜榜,形成了“刷屏”“霸屏”效应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镜头聚焦,记录城市精致地标

  

  温润如玉的温州北站、建于山水桃源间的楠溪江站、轻盈缥缈的仙居站、形似东阳古民居的横店站、几何切割如水晶般的浦江站……在杭温高铁沿线,一座车站就是一座城市的精致地标。

  

  在温州北站2楼候车大厅,直径达28米的巨型山茶花吊顶,给采访团每一名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车站‘温州之眼’主题吊顶,融入温州市花和眼睛元素,寓意‘水通宋韵之城,龙腾温润之州’。”宁波车务段温州北站站长于剑介绍说。“温州北站颇具地方特色,又富含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林光耀在采访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来时绿水青山,走时青山绿水。为保护楠溪江周边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楠溪江站采用依山而建的方案,成为沿线绿色车站的典范。大家边看边拍边感叹:“这是用现代建筑语言诠释出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

  

  将地区特色融入站房设计,助力当地旅游资源等优势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仙居站候车大厅,墙壁上圆圈图案吸引了采访团成员们的普遍关注。浙江新闻频道记者金翔一语道破其中秘密:“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该地区最出名的特产杨梅。”

  

  “现在坐高铁从杭州来仙居只要1小时左右,作为仙居人感到非常开心,我还跟爸妈约好了明年春节一起坐杭温高铁列车去横店、磐安游玩。”老家在仙居的浙江日报记者杨群憧憬道。

  

  在横店站1楼候车大厅内,巨幅木雕作品《锦绣东阳》吸引住采访团每一名摄影记者。“随处可见的东阳木雕元素搭配木结构屋顶,让整座站房显得中正仁和、方正大气。”浙江经视摄影记者赵泽辉一边感叹,一边调整相机参数、连连摁下快门。

  

  路通百业兴。浦江是全国最大的工艺水晶玻璃原材料集散地,造型艺术感十足的浦江站,宛若落在城市广场上的一块水晶石。“高铁站房成为产业名片,浦江进入高铁时代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将有更大空间。”面对采访团,浦江县东洲水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晨光激动地说。

  

  实地走访,探寻高铁经济社会效应

  

  一线牵南北,山海若比邻。随着杭温高铁的开通,沿线仙居、磐安、东阳、浦江四地步入高铁时代,丰富的浙中文旅资源“串珠成链”。

  

  高铁为沿途带来的,既是客流,更是信心。围绕仙居站向四周辐射的高铁新城正拔地而起,行政服务中心、红旗广场、黄坦树未来社区等项目已陆续建成投用。仙居县文旅局党组书记林磊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杭温高铁开通后,预计年游客量将增长3至5倍,我们推出文旅优惠活动,诚邀大家来仙居、游仙境、品鲜果、做仙人。”

  

  毗邻楠溪江站的镬炉村,伴随着杭温高铁的开通,“晋升”为永嘉北部的交通枢纽和新门户。作为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建设的试点村,这里不仅完成了从落后到先进的蝶变,而且成为人民日报报道浙江“千万工程”的典型案例之一。在镬炉村寻访时,浙江之声记者叶澍蔚赞叹乡村喜人的变化,不时举起手机记录一路美好,迫不及待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组图《浙江乡村一角》,收获大量点赞。

  

  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横店影视城,最高年游客量达1980万人次。杭温高铁的开通,让“横店没有高铁”这一曾经的热点成为“过去式”。“高铁给了我们突破3000万人次的底气。”浙江横店影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在桐庐县江南古村落,前来寻访的采访团成员纷纷用镜头记录这座古村落的美丽容颜,讲述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江南镇党委副书记潘艺接受采访时表示:“杭温高铁为桐庐东站区块和江南古村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承接高铁带来的溢出效应,实现流量向留量的转变,努力领跑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早起杭州,晨至横店,暮游楠溪,夜宿温州。杭温高铁让一天之内沿途顺游走进现实,87分钟成为两城之间新的时空距离,必将为区域乡村振兴憧憬出更加长远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2020-54125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