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04:45:55
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佚名
8月20日11时49分,C28次列车刚停靠在北京丰台站16号站台,客运车间上水甲班的职工迅速向站台顶端奔去。
“北京丰台站一层站台是中空设计,站台下通道550米,列车的上水、吸污等作业,都在这里完成。”该站客运车间副主任张琳说,改为地下通道作业,安全得到保障,作业不用停工避车,上水效率也提高了。
一扇小门半露在地上,几人走下台阶,猫腰进入。没走几步,一阵热风袭来,通道内温度顿时升高。
“动集列车空调排风口在车下,一过热风口,汗就往下流。”甲班带班人姚亚志解释,C28次列车停靠不到1小时,就要改为C27次发车,所以全列不断电,“给动集列车上水,得顶着热风上。”
动集列车有8节车厢,上水班组有3人,姚亚志负责前两节车厢。他拎起上水皮管,皮管前端直挺挺地竖了起来。仔细观察,软皮管前端接了一截约50厘米的硬连接管。
“以前作业,上水口离地也就几十厘米,现在到了地下,上水口得有快2米了,必须得接一节硬管,才能使上劲儿。”姚亚志举起上水管顶入列车上水口,边推边感觉着皮管的进度,皮管内膛有多层环形凹槽,与上水口的环状凸起完美贴合,“推进两三个凹槽,上水管就固定好了。”他松开皮管,开启上水阀。管子颤动,清水源源不断注入列车水箱。
大约三四分钟,另一侧上水口开始出水。列车水箱在车厢顶部,对称设计,两侧都有上水口,水箱满了,另一侧就会溢出。姚亚志迅速关闭水阀,拔出水管那一刻,水花四溅。虽有准备,他还是湿了大半衣衫。
完成第一节,姚亚志快步走向第二节车厢。这节上水口比刚才低了一些,上水时间也更长了一些。
“为了便于积水排出,上水走行通道,中间高两边低,越往中间越省劲儿。”上水班组工长李鹏飞解释,像C28次这种动集列车,二等座水箱容积是1000升,能盛水1吨,控制车少些,餐座车多些。
“上水完毕,上水完毕。”对讲机传来呼唤,前方两人已经完成后续车厢上水。姚亚志开始逐一检查上水设备设施归位情况,走到站台中间位置时,通道仅剩一米五左右高,只能弯腰通过。
上水一行人穿过站台底部,从另一侧爬上站台时,已经有重点旅客陆续来到站台准备乘车。“看,那几个人浑身都湿透了。”姚亚志几人听见,互相瞅了瞅,不知衣衫上是汗还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