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4 01:01:26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班组是一面旗帜,榜样是一种力量。为锻造“人民满意 保障有力”的复合型航道(船闸)管养队伍,以实际成效服务交通强省建设战略,省高航中心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成功创建了一批富有高航特色的模范班组、巾帼班组、创新工作室,成为推动江西水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两年来,1个班组获评“江西省工人先锋号”,1个班组获评“江西交通工匠创新工作室”,1个班组获评江西交通运输系统“模范班组”。
打造特色班组 勇担使命当先锋
基层一线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最前沿,也是服务群众的主阵地。近年来,省高航中心坚持党建引领,以推行“一线工作法”为抓手,将基层党建与班组建设有机融合,创建了“鄱湖红帆”“井冈航锋”“红心领航 匠心护航”等9大党建特色品牌,以党建服务保障大局,政治功能助力地方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所属各单位结合实际,精选综合素质过硬、动手能力强、能打硬仗的先进典型和技术骨干组建了9个特色班组团队,持续发挥劳模班组、创新工作室、巾帼标兵岗等特色团队在航道管养、船闸运维、水上救助领域的创新示范、先锋引领作用。
省赣东航道中心组织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航道技术人员组成“张伦喜劳模班组”,先后成立了船员、信息工作、测量工作、疏浚工程管理和航道管养快反小组5个航道养护专业化队伍,紧紧围绕航道管养、装备保养、信息化应用、航道测量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省水上救助中心的“水上救助先锋”潜水组,是全省水上搜救唯一的专业潜水队伍,平均年龄35岁,秉承救助精神,担负起全省通航水域应急搜救工作的重大使命,成为了赣鄱黄金水道上人民群众的“守护神”。
省赣北航道中心、赣东航道中心先后成立“余燕班组”“红帆巾帼班组”,设置“巾帼标兵岗”,打造了一批奋战在航道养护工作一线的“娘子军”,她们充分发挥女性的细心和耐心特点,认真开展航道巡查、维护、监测等一系列工作,在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出亮丽的巾帼风采。
按需培训赋能 提高技能促发展
为丰富班组建设内容,推动班组创新发展,省高航中心聚焦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提升,以开展特色班组建设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航道管养培训、船闸维保跟班培训、准军事化建设等,有针对性开展岗位互换交流、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按需制定培训计划,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教与学、问与答、演与练的互动中,实现理论和操作水平双提升,推动一线人员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张伦喜劳模班组”“红帆巾帼班组”两个班组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在组织架构上,两个班组均设有经验丰富的班组长,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工作,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在业务培训上,注重提升班组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定期举办内部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班组成员的业务水平,还鼓励班组成员参加外部培训和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
水上搜救是一项技术性和危险性都极高的行业,对专业知识储备和心理素质要求都极为严格。为提升救助能力水平,争创内河潜水一流班组,“水上救助先锋”潜水组积极开展准军事化建设,围绕“救援就是中心任务,训练就是日常工作”的目标,将具体训练计划安排细化到月度,三天一次潜水模拟作业,每周组织搜救知识授课。三年来共组织理论知识学习500余次,潜水模拟训练300余次,不断磨练潜水技能。
传帮带结硕果 以老带新强队伍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一线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青年职工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快青年职工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转变,近年来,省高航中心注重发挥高素质高技能工匠人才在班组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普遍开展、规范运作、逐级提升”的工作思路、“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梯次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张伦喜劳模班组的班组长张伦喜,高度重视班组人才培养,经常冲锋在前,坚守在航道管养的一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了整个班组的干事创业工作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张伦喜劳模班组与红帆巾帼班组构建了互建互助模式,以“传帮带”为切入点,通过“红帆师徒”结对帮带,从航道技术、船舶轮机、信息化等方面安排年轻职工向业务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人员“拜师学艺”,结成8对“红帆师徒”,充分利用每次巡航、每次船艇维修保养,开展实践教学,现场作业现场指导现场练习,班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质的飞跃,青年职工的岗位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水上救助先锋”潜水组充分发挥老队员“传帮带”作用,建立了一对一学习小组,以老带新,新老结合,面对面传授经验、手把手教授方法, 引导和帮助新队员在实践中长才干、作贡献。
班组建设显成效 优良服务获好评
党建品牌建设与班组建设有机融合,焕发了班组活力、释放了班组潜能。近年来,各班组成员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在航道管养、船闸通航、水上救助等工作中主动承担起急难险重的任务,发挥了先进典型、党员干部、技术骨干在业务创新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取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成果(可拆卸式小型航标、船闸廊道阀门吊杆插销防脱装置)。
在张伦喜劳模班组的不懈努力下,在航道管养方面,所管辖618公里航道通航保证率、航标维护正常率均在99.5%以上;在装备保养方面,实现船艇小问题自修解决,班组维保的12艘船艇故障率为省赣东航道中心最低;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布设了206座智能遥感遥测航标,熟练掌握了智能机务系统、无人测量船和无人机的运用;在航道测量方面,完成了信江全流域的摸底测量,掌握了详尽的航道数据,为制定养护计划和开展养护提供数据支撑,为水运企业和船员提供了高效优质的航道公益服务。张伦喜及班组成员先后荣获全国交通系统精神文明先进标兵、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交通运输部先进工作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省赣江船闸中心维保班通过对吊杆与廊道门插销进行技改,增加防脱落装置,成功解决插销易松动、脱落的问题;通过对人字门顶枢注油孔的改进,有效解决了船闸人字门顶枢注油困难的问题,技改工作的实施节约维保费用10万余元。
“水上救助先锋”潜水组成立至今,共组织参与了水上救助及打捞行动200余次,成功救助救援各类遇险船舶及打捞失事船舶50余艘,打捞落水汽车5辆,搜寻落水人员40余人,清除大型水下碍航障碍10余处,为江西水域安全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余燕班组集体研发的L型测深仪探头固定器显著提高了航道测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为航道安全畅通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保障,班组长余燕同志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水运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一个个特色班组在江西高航茁壮成长,像一盏盏闪亮的航标灯、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在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熠熠生辉。展望未来,省高航中心将持续深化特色班组建设、强化先锋引领,不断提升干部职工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以党建引领“五化四好”航道建设的生动实践展现新时代高航人“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新风采,为保障江西水运安全畅通贡献更大高航力量。(省高航中心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