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04 04:00:44
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佚名
“列车门即将关闭,各车厢请注意,检查门槽是否有异物……”7月26日8时40分许,D8361次列车即将从南宁东站发出,南宁客运段动车一车间列车长陈军林通过对讲机叮嘱着。
与此同时,列车员唐景轩、韦凯棚分别在1号和8号车厢门口瞭望,为开启一趟新的旅途把好安全关。
陈军林、唐景轩、韦凯棚,是值乘同一趟动车的乘务班组成员,三人有一个共同的“隐藏身份”——退役军人。“脱下了军装,我仍是一个兵。”从“兵哥”到“动哥”,他们为民服务、初心未改,守护南来北往的旅客,让出行更美好。
谈起身着“橄榄绿”的坚守时光,三人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我的父亲曾经是名铁道兵,走南闯北修铁路。从小我就想当兵,父亲则希望我能投身铁路工作。没想到这两个梦想都实现了。”陈军林感慨道。
“小时候,一辆满载解放军官兵的卡车从村口经过,我立刻举起右手敬了个少先队员礼。”唐景轩接过了话茬儿,“解放军叔叔们马上给我回了一个军礼,太帅了!”自那以后,他幼小的心里便埋下了一颗当兵的种子。
对于读书时比较调皮的韦凯棚而言,参军入伍则是“脱胎换骨之旅”。五年的部队时光,让他从叛逆少年蜕变为技能过硬、独当一面的雷达兵。
时光飞逝,岁月留痕。三人陆续脱下戎装,穿上了“铁路蓝”,机缘巧合又分到了同一个乘务班组。
8时42分,列车缓缓驶出南宁东站。陈军林、唐景轩、韦凯棚开始对全列车厢进行巡视。
提醒晾开水的旅客盖上盖子、抚平褶皱的头枕巾、将行李架摆放得整整齐齐……部队里高标准、严要求的行为习惯早已被他们融入乘务工作中。
“铁路工作与军旅生活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备班室的卧具备品要折叠整齐、值乘列车要按时准点、执行作业标准绝不能打折扣等。”在陈军林看来,从军营到铁路,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精神。
部队纪律严明,讲究团结协作,乘务工作也不例外。有一次,班组值乘的D3640次列车从广州南站开往南宁东站。列车即将抵达梧州南站时,看着后台客流数据,陈军林内心十分焦灼——该站下车的旅客有300余人,上车的旅客有400余人,但停站时间仅有2分钟!
“如果不科学组织好旅客乘降,就会耽误列车正点运行。”时间紧、任务重,陈军林连忙通过对讲机安排班组分工;唐景轩在车厢提前做好下车提示,将旅客分散到不同车门下车;韦凯棚则紧盯上下车人数最多的7号车厢,维持旅客秩序,避免拥堵。
“我们分头行动,有情况随时对讲机联系。”一声令下,大家纷纷忙活起来。
与此同时,陈军林紧急联系梧州南站,请求客运员协助提前组织旅客分散到不同车厢上车。在大伙儿的齐心协力下,700余名旅客顺利乘降完毕。看着列车准点开出车站,陈军林抹了一下额角的汗,松了口气,车厢两端的唐景轩和韦凯棚也放下了一直提着的心。
“团结就是力量!”陈军林用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总结道。
八一建军节将至,谈及如何过节,三人会心一笑给出默契答案:“暑运期间我们比以往更加忙碌,坚守岗位就是最好的节日庆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