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航空运输

/

正文

打好“组合拳” 拧紧安全“发条”

时间:2024-08-01 10:55:24

来源:民航局空管局

作者:佚名

  2024年7月1日12:00,伴随着机组一声“合肥地面,中午好”,标志着合肥塔台管制室地面管制席正式重新投入使用,将原先的三岗位运行模式调整为四岗位运行。

  

  自2019年机坪管制移交后,地面席一直处于暂停开放阶段。但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复苏,本场航班增量迅猛,合肥机场2024年日均保障架次同比2020年增长41%,且后期增长趋势明显。为此,塔台管制室突破机场布局运行瓶颈,将地面管制席纳入工作重点内容,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各项筹备工作。

  

  为确保席位增设的平稳运行,切实发挥提质增效、挖潜赋能的积极作用,塔台管制室打好“三拳”组合,保障整个地面席增设流程有序推进、高质完成。

  

  持续强化“群策群力”组织机制,打好“部署落实”拳。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塔台管制室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不仅成立了地面管制席筹备小组,还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议,积极部署和商讨地面管制席运行的相关细节及注意事项。并且根据筹备工作任务,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分解表,加班加点、狠抓落实完成了地面管制席增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实现减少地面席运行进离港冲突、减轻塔台管制席位工作负荷的“双减”目标,该科室广泛征求一线管制员的意见,从运行实际出发,草拟出了三种地面席运行方案。并从机场布局、冲突调配、引导位置以及与机坪管制单位的协调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在充分考虑未来航班发展趋势和管制负荷分配的基础上,结合每套方案的优缺点比对,最终确定了现行地面席运行方案。

  

  持续强化“实践磨砺”促进机制,打好“提质增效”拳。

  

  塔台管制室持续巩固管制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前后共组织四轮地面管制席理论复习和模拟机培训工作,并全员参与通过考核。通过充分演练地面管制席开放合并时的流程运转,梳理地面运行程序的难点、痛点,预演航空器在地面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

  

  在7月暑运开始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地面管制席开设顺畅程度,塔台管制室于7月1日、2日选取繁忙时段开始实验运行,汇总开放期间问题,并于7月6日召开实验运行研讨会,从人员配备、设备使用和程序变更等方面优化运行程序,为做好地面管制席的开放工作牢筑安全防线、提供有力保障。

  

  持续强化“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打好“安全运行”拳

  

  为确保地面席增设以后塔台地面范围业务工作顺畅运行,塔台管制室多层级、多角度开展危险源与隐患识别、排查、治理工作,依托“安全生产月”契机,在各班组内广泛收集风险隐患,并进行安全评估工作,其中共识别地面席增设有关风险隐患3条,并制定控制措施7项,积极排查运行风险和安全隐患。为地面管制席的顺利运行奠定了基础。

  

  其次,该科室与新桥机场机坪管制室协同优化运行方案,重新签订机坪管制运行管理协议,对移交时机和位置进行细化。还组织修订了QSMS手册地面席开设条件和运行程序等相关内容,确保规章符合性、体系有效性和程序时效性符合要求。

  

  此次地面管制席位增设在暑运期间有效保障地面平稳运行,调配地面进离港航空器冲突,提升地面管制服务质量,确保运行安全与效率稳步提升,为空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磅礴动力。


原文链接:http://www.atmb.net.cn/SecondContent.aspx?detailid=8237D45379E1CADA&areanum=0F223829DD0748A8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