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7 15:26:09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规划总里程超4000公里,实现普通国省干线“县县双通”,国道网密度稳居全省前列;全年计划实施大中修、预防性养护工程298公里,开展中次差路整治99.25公里,进一步提升国省道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
2024年以来,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坚持深化改革,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普通国省道智能化养护监管机制,着力补短板、强安全、优路网、保畅通,着力打造“畅安舒美智”国省道通行环境,奋力当好人民群众通往幸福生活的“铺路石”。
路网优化,经济发展添动力
省道S548线是上犹县旅游景观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县旅游线路的网红打卡地,也是周边游客自驾游的火爆路段之一。该路段全线融入红色文化、客家风情等元素,将众和养生谷、阳明国际垂钓基地、清湖红色教育基地、桃花源研学基地等景点串联起来,一年四季车流不断。
“这几年这条路的变化非常大,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更是吸引了许多客商前来投资,发展旅游、餐饮、文创产业,让村民们的荷包越来越鼓。”上犹陡水镇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廖开辉说。
近年来,赣州市扎实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市中心城区“一环八射”过境路网和国道为主、省道支撑的“五纵五横”干线公路网,持续优化路网结构,让群众的增收致富路越来越通畅。
紧抓“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窗口机遇,市公路发展中心加强向上对接沟通,G323赣县江口至梅林大桥、G105赣县五云至石岩前、G206瑞金济广高速瑞金南出口至会昌(县界)等3个项目纳入国家公路“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项目库,11个国道项目纳入前期储备项目库。
同时,持续完善重大项目推进专班机制,一线调度、挂图作战,S548上犹窑下至树木园新建工程和G357上犹罗边至黄埠段(城西大道上犹段)公路改建工程顺利推进,G319瑞金至兴国改线工程等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交通强国试点项目S448宁都城区段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
全力争取国家、省级支持,该市G319新线、G640新增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全市普通国道新增约200公里,普通省道调整(含展望线)净增约420公里,国省道乡镇覆盖率由83.8%提高至90.1%,实现了国省干线“县县双通”,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公路网络更加完善,为市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赋能,道路管养提质效
“道路拓宽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孩子上下学我也更放心了。”宁都县青塘幼儿园一名学生家长如是说。
宁都县省道S451与X385县道平交口,临近圩镇,交通混行严重,事故多发,周边还有青塘幼儿园、青塘中学等学校。去年,经赣州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的大数据分析,发现该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要对平交口路面进行拓宽和渠化。
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宁都分中心立即行动,积极协调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进行了杆线、自来水管道迁移,多次会同属地乡镇上门与占用公路用地范围村民沟通对接,开工后仅用时20天就完成了隐患整治工作。
近年来,群众持续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对公路管理养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积极探索,注重科技赋能,大力推动智慧公路建设,投入约500万元,建成了一套普通国省道智慧养护与监管系统。该系统同步配备8台轻量化养护巡查设备,通过自动化巡检,发现识别路面病害,数据上传系统自动处理形成分析报告并提出养护对策建议,进一步提高养护质效,有助于实现全市国省道路况“可视、可测、可控、可调度”。
今年上半年,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持续开展“三个一律”“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1886处,已整治1848处,正在整治38处,整治完成率达98%,道路安全有序可控。
公路为民,出行服务暖人心
今年5月,汛期强降雨造成全市多地国省道出现突发通行阻断状况,全市公路系统闻令而动、科学处置,出动应急抢修队伍开展交通疏导以及塌方、滑坡、路树倒伏的清理等工作,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抢通阻断路段,保障过往司机及群众的出行安全。
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深化模范机关创建为契机,推动党建工作与公路中心工作深度结合,细化党建业务双向考核指标,量化年度考核细则,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融合、双提升。
同时,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完善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布局,积极推广“公路+休闲驿站”便民服务模式,加快完善“司机之家”、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服务设施,设置“党员先锋岗”、公布党员联系方式,及时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公路服务区(驿站)51个、充电桩增至165个,“司机之家”“温馨驿站”获得广泛好评,群众出行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胡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