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7 04:59:06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囗范玲玲王健文/图

交通执法队员深入企业进行全过程指导。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早在2023年8月,江苏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便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行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行政执法“教育”及“服务”功能,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行政违法风险,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守法经营。
今年以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响应社会关切,推动执法监督“端口前移”,突出“事前积极预防、事中包容审慎、事后整改提升”,为企业量身定制全过程指导,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法治动能。
事前到事后全链条发力
前不久,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印发了《南京市交通运输领域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前期实践基础上,明确了涉企行政合规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指导的具体措施。
事前重预防。针对监管过程中高频多发的违法行为,在企业经营行为、日常运营、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菜单式、精细化的“体检”服务,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生产风险,实现“未病先防”,帮助企业解决“亚健康”问题。
事中强包容。根据规定对于情节轻微及时纠正且无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将依法从轻或者不予处罚,最大程度减少行政执法行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激励企业及时自我纠错,减少和预防企业类案再发,体现了行政执法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事后重闭环。针对行政合规指导过程中发现的企业轻微违法违规行为、管理漏洞、制度缺失等情形,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也会对准企业“病灶”,持续“靶向”治疗,及时督促企业整改落实,逐一拔除病根,并强化跟踪闭环,定期开展跟踪督查,帮助企业内部建立起合规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实现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的根本转变。
更加注重源头服务
“传统的监管方式往往采取强制性措施,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安全守法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之后,从源头上预防了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副局长方中明介绍。
随着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在全行业全面展开,一次次双向互动中,企业感受到了从被动接受管理,到服务上门的转变,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以更好的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如何合法、安全、高效运输是长期困扰我们的大问题,不仅影响客户满意度,也直接影响我们企业自身产能提升。在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四支队指导下,我们建立起‘安全员’制度,主动做好大件运输合规化,安全生产也更有底气了。”南京市江宁区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
在南京市某危化品运输企业,通过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的行政合规指导,安全隐患被顺利排查。该企业负责人坦言:“过去我们害怕执法检查,现在主动邀请执法部门进企业帮助排除隐患,我们就能更加安心、放心运输了。”
针对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问题,南京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联合生态环境部门、水务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直属海事部门开展沿江港口船舶污染防治联合检查,对照环保审批备案、水污染防治、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落实等9方面进行现场核查,并指导服务行政合规,助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预防和降低企业行政违法风险。
在对道路危货运输企业源头监管过程中,南京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逐步探索建立起“三精三准”涉企行政合规全链条指导工作法,事前精心检查、准确体检,事中精心服务、准确裁量,事后精准施策、准确闭环,进一步提升了危货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效能,帮助企业实现合规、守信、安全经营。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7月23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