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交通动态

/

正文

省港口集团:加快数字转型,赋能“水运江西”新活力

时间:2024-07-20 04:02:43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省港口集团扎实推进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构筑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

  聚焦数实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港航板块是集团的主业。为不断提高作业效率、服务水平,集团全面实施“港口码头生产作业管理等业务系统统筹建设项目”,精心打造综合码头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自主研发智慧物流平台,实现码头由传统人工管理方式向生产作业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的转变,完成集团所有码头的统一运营、统一管控。如在九江红光等码头建立CITOS、卡口集装箱采集、场桥远控等智能化、信息化系统,码头集装箱业务办理时效提高70%。

  航电板块是集团当前重要的支撑性业务。为深化降本增效,集团所属港投公司组建航电集控中心,对赣江3个航电枢纽和信江1个航电枢纽进行集控管理、远程数字控制,激发航电板块活力、赋能绿色发展动力。该中心以推动数字化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深入融合为抓手,实现各枢纽生产数据实时展示、生产运行统一指挥和水情统一调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截至6月30日24时,集团航电板块发电量已达到10.29亿度,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7.3%,同比增长15%。

  围绕做强做优工程板块,集团在现有智慧工地应用成果基础上,紧密结合水工项目特殊需求,大力推广应用AI、BIM、物联网等新技术,搭建水运工程智慧管控平台,并在星子沙山码头、龙头山二线船闸等项目开展了试点。该平台实现了施工现场实时管控、集中调度,强化了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等可视化、集成化、协同化管理,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还有效加强了施工现场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强化数智赋能,提升数字化便民服务

  立足于更好地服务港航客户,集团围绕“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主题,搭建综合服务门户平台,为货主、货代、船主、船代等客户提供件散货、集装箱等业务的在线办理和业务查询。目前,各类客户已办理在线业务1200余单,基本实现了集团业务办理由传统线下方式向线上方式的转变,有效提升港口服务效率和质量。

  集团还在信江和赣江不断推进智慧航道和智慧船闸建设,目前信江流域完成231公里电子航道图制作、智慧航道感知终端系统建设、航道运行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2个平台建设,提升了两江水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

  过去船舶过闸,需要船民上岸登记,效率较低。为更加方便过闸船舶和船民,集团结合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试点任务,搭建了“赣航通”App,只需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完成业务办理,实现从船民跑腿向数据跑腿转变,大大提高了便利化服务水平。目前,“赣航通”App已注册船舶795艘,船舶过闸效率提高20%。

  打造数字强港,共赴数字化未来之约

  港口作为传统行业,拥抱航运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迫切要求。今年2月,集团专门成立江西省港口集团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发展思路,构建以水运为基础,综合铁路、水路、公路以及航空运输的多式联运综合智慧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培育数字人才队伍,推进集团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目前,集团精心打造的“运连连-多式联运平台”已上线运行。该平台有效打通发货、运输、港口装卸、船舶运输、货物保险等信息“孤岛”,进一步完善以港口为物流节点,融合航运、多式联运、物流车队、金融服务等的供应链一体化“门到门”全程物流体系,为省内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实现了货主、船企、港口码头、水情调度、船闸枢纽、政策补贴、税务开票等信息互联、一网通办。

  下一步,集团将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接入权属单位和在建项目生产视频图像,初步建成监控、通信、应急调度体系;推广“云大物智移”技术,推进港口码头生产作业、智能卡口、设备管理等系统在新建码头全面应用,打造智慧港口样板。同时,持续推进赣江、万安、井冈山智慧船闸建设,完成江西省智慧船闸调度中心和信江智慧船闸集控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水运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为江西水运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之翼。(沈鹏)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4/7/19/art_32667_49535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