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铁路运输

/

正文

铁道线上的“巡热者”

时间:2024-07-02 03:33:32

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佚名

  

  “大家备好藿香正气水,检查好工具,准备出发!”6月24日12时30分,乌海工务段乌海线路车间一工区党员工长焦永春嘱咐大家做好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当天,他们将在包兰线上行370公里至392公里区间进行高温巡查。

  

  焦永春所在的车间负责包兰线132公里线路及159组道岔的检查养护任务。包兰线作为我国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铁路、内蒙古西部主要的运输通道,年通过总重和车流量大,确保安全是首要问题。

  

  “越是高温,我们越要迎‘热’而上。”在焦永春和他的“巡热”小伙伴们看来,高温预警信号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们出发的信号,当气温高于30摄氏度或轨温高于50摄氏度时,他们就要对铁路线路进行高温巡查,俗称“巡热”。

  

  大家干起活来轻车熟路、有条不紊。从工区到作业区间这段距离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米,但中午天气炎热,大家走了几步就开始冒汗。

  

  13时30分,高温巡查作业“天窗”命令下达。“经检查,轨温符合作业条件。”焦永春一声令下,现场忙碌起来。职工们走上线路,开始对线路进行“体检”。

  

  焦永春和工友们例行“巡热”时间为13时至17时,基本上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钢轨经过暴晒变得滚烫。

  

  不远处,职工赵东瑞手拿道尺,一边检查着轨距和水平,一边趴在钢轨上查看设备情况,钢轨散发出一股股热流将他的脸烤得通红,汗水滴落在道砟上瞬间蒸发得无影无踪。

  

  14时许,气温达到一天当中温度最高的时段。炽热的阳光洒在轨道光带上,宛如金色旷野上一条蜿蜒的巨龙。

  

  “连续的高温天气极易导致钢轨因热胀冷缩而发生拉伸变形,从而产生安全隐患。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大汗淋漓的副工长吕斌祥介绍道。

  

  职工马骞手持加力扳手,用力将螺栓拧紧加固;刘利生用检查锤一遍一遍敲击钢轨上的联结零件,确保结构性病害在可控范围内;焦永春则在不断蹲下查看线路的同时,逐一记录着当天的相关“巡热”信息。遮阳帽和随身携带的绿豆水及防暑降温药物等就是“巡热者”们全部的防暑装备。趁着检查间隙,他们打开杯盖,“咕咚咕咚”地大口喝了起来。

  

  “主要检查螺栓是否松动,要保证操作程序无遗漏,从而确保高温时段的设备安全。”15时许,刘利生发现线路旁边的碎石堆里长出一些杂草,随即上前进行清除。“但凡影响行车安全或者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处理。”焦永春说。

  

  15时30分,巡查“天窗”结束,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巡热者”们顺利完成了当天的作业任务。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07-53841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