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航空运输

/

正文

打通水运末梢 助推经济发展——磨涧河航道淮河衔接段疏浚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时间:2024-06-14 10:00:52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6月3日,我省首批通港达园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磨涧河航道淮河衔接段疏浚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切实打通水运“神经末梢”,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推进“水运江苏”建设的生动写照。

  乘势而为,“门到门”水运服务照进现实。2023年12月18日,全省首批通港达园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开工动员会在淮召开,盱眙磨涧河航道先期开工。淮安市交通港航部门抢抓“水运江苏”发展机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加快推进磨涧河航道淮河衔接段疏浚工程建设。抢工期、赶进度、保质量,在参建各方共同努力下,工程于今年3月6日顺利完工。5月17日分别通过质量核验、专项档案验收。6月3日,专家组通过实地察看现场、详细听取汇报、仔细审阅台账,一致同意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交上了一份“水运江苏”建设的淮安答卷。

  磨涧河位于淮安市盱眙县境内、淮河右岸,全长4km(包含与淮河主航道的衔接段),磨涧河航道淮河衔接段按照二级航道标准进行施工,航道设计底宽60米,设计水深4米,疏浚土方13.11万方,疏浚长度1.535公里。工程全部为水下疏浚,通过不断航施工,采用抓斗式挖泥船辅以泥驳运输后吹填上岸和绞吸船通过管道直接绞吸上岸两种方式进行作业,先后经过测深仪、多波束水下验收测量,工程综合评定为优良等级。盱眙县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章明明介绍,原先磨涧河航道只能通行500吨级小船,经过疏浚提升,2000吨级船舶航行将畅通无阻,切实打通了水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通港达园,小航道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作为淮河干线航道的重要补充和延伸,磨涧河是淮河进入盱眙港口产业园的重要进港航道,主要服务于盱眙港口产业园,吸引了中信元钧、蓝雁住工、利泰建材、江苏一号元素、旺程建材、粮食和物资产业园、志晟建材、恒科智能制造等一批“三高型”(科技创新能力高、生态环保门槛高、亩均产出高)企业落户,是盱眙县打造现代化临港产业的重要水运通道。得知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恒科智能制造负责人袁普倍感振奋,“目前我们企业正在加快建设中,通过磨涧河航道,我们的建筑材料将更快送达,有利于推动企业尽快投产。”袁普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企业生产所需的黄砂、水泥、石子、钢筋等原材料也可以由淮河途经磨涧河直抵产业园码头,运输成本和时间将大大缩减。

  服务发展,“小快灵”水运功能持续彰显。作为内河航道网的“神经末梢”,磨涧河航道具有建设里程短、直接服务重大产业落户、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小快灵”特点。磨涧河提升工程打通了盱眙港口产业园码头至淮河航道瓶颈,将有力支撑盱眙港口产业园高端重型装备、新型建材、新型材料、粮油深加工等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运保障。小航道服务大发展。磨涧河航道淮河衔接段疏浚工程的完工,将极大地提高支线航道通航保障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有利于加强淮河航道与磨涧河航道的干支联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当前,我们加快推进干线航道联网提质、高等级航道通港达园,努力构建畅通高效的内河航体系。不仅是磨涧河,今年我们还将完成淮安工业园区专用航道建设,2025年至2026年,我们将推进兴淮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淮安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罗衍庆介绍。淮安市交通港航部门将以通港达园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各层次、各等级航道的组合效能,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淮安港航)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6/10/art_88283_112670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