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水路运输

/

正文

南京港开启“大船深水”时代

时间:2024-06-04 02:27:54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5月26日,新加坡籍“艾奥尼克”轮从南京港新生圩港区驶出前往巴西。这是南京首艘吃水达到11.6米的出口船舶,标志着南京港出港船舶吃水标准也从11.36米提升至11.6米,开启“大船深水”时代,在加快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南京始发——11.6米深吃水大船奔向大海

   自南京市启动进出南京港船舶吃水提升工作以来,相关部门积极开展11.6米吃水船舶进出南京港实船试验工作。1月15日以来,已先后保障5艘11.6米吃水船舶安全靠泊南京港,5万吨级大船靠泊南京港成为常态。

  为有效保障“艾奥尼克”安全出口,开航前,相关部门协调南京引航站资深引航员实施引航,并给予航路选择权,同时组织驾引人员认真学习通航安全保障方案。此外,调派南京港集团拖轮全程吊尾随船至江阴,经过下游复杂航段时增加拖轮助航。

   二、瞄准11.8米——南京加快“深度”竞争力

   2018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南京航道水深从10.5米提高到12.5米。至此,通航海轮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抵达,南京港由“河港”变为“海港”。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后,进出南京港的大型船舶最大吃水长期控制在11.36米,主要是沿途航道水文条件限制及通航安全考虑,尤其是镇江尹公洲航段,“Z”字型航道,对大型海船影响很大,被称为“老虎口”。经过测算,南京港进出港船舶吃水从11.36米提升到11.6米,海轮单航次可多装载3000吨左右货物,每年可为腹地企业节约物流成本约4000万元。下一步,南京市将继续向“深”挖潜,加快推动进出南京港船舶最大吃水11.8米的突破。

   三、通江达海——这个中心2035年全面建成

   今年2月,《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提出了近期和远期2个目标。到2030年,南京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开辟近洋航线超过15条;到203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集聚、创新高效”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30万标箱,开辟近洋航线超过20条。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5/30/art_88282_112581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