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2 12:21:50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驻江苏首席记者施科通讯员苏港航
2024年是深入攻坚和加力冲刺“十四五”规划之年,也是全面启动更具特色“水运江苏”建设之年。
近日,在2024年江苏港航事业发展工作会议获悉,江苏港航事业发展工作要加快打造更具特色“水运江苏”部署,拿出当年建高速公路、现在建高铁的力度,增强水运发展的时代性、系统性、适配性、创造性,推动“五个深入转变”,实现“五个显著提升”,抢机遇开新局,提质效创特色,努力发挥江苏得天独厚的水韵之美、水运之利,建设充分体现“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的现代化水运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提供有力港航支撑,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今年航道建设投资
同比增长65%以上
今年,江苏力争完成水运建设投资230亿元,其中,航道建设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65%以上。
江苏水运持续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加快干线航道建设,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体系,优化前期工作模式,坚持“两个一招到底,N项专题同步推进”。重点加快宿连航道、连申线通榆河段、淮河出海航道等二级航道前期工作。深入实施全省危旧船闸改造专项行动,全力推进皂河一线、泗阳一线、下坝一线、盐邵船闸改造前期工作。
为加快推进航道成网成体系,江苏省安排航道项目30个,其中建成6个,续建19个,新开工5个,全省航道在建规模达1000公里以上。苏南运河二级航道全线开工,推动德胜河、金宝航线淮安段、东灶新河段航道等尽快开工,续建通扬线南通市区段、申张线青阳港段、苏申外港线航道,加快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推进力度,建成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宿连航道一期工程宿迁段、锡澄运河和通扬线高邮段航道整治工程等,完成通扬线姜堰段等5个项目竣工验收。
港口重点项目建设也有序推进,全省安排港口项目72个。推动深水海港建设,加大进港航道建设投入,力争开工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建成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盐城港响水港区灌河口5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力争建成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
制定“千分制”评价办法
加强航道养护现代化建设
航道养护是巩固和维持航道建设成果、保持航道通航条件的重要手段。
今年,江苏水运加强养护现代化建设,推动干线航道养护科学决策机制研究取得突破,制定“千分制”养护管理评价办法,完成2024年航道水下地形扫测,加强航道养护数据分析应用,力争确定每公里航道扫测频率,重点保障繁忙航道全断面扫测质量。开发京杭运河智能感知巡查系统,实现航道测绘数据入库、查询、分析等全流程管理。
为江苏省持续筑牢水运安全防线,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全省航闸设施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双重预防机制,保障航闸基础设施始终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强化危货运输船舶过闸管理,加强全省两个船闸应急保障中心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遏制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在提升运行服务质量方面,江苏省落实电煤等重点物资优先过闸及内河集装箱船舶免费过闸政策,开展过闸费征收第三方核查,提高船舶过闸服务水平。跟踪做好谏壁船闸交通组织,提升沿江口门船闸调度效率,避免长时间拥堵。强化恶劣天气航闸运行管理,及时发布待闸信息和安全提醒,加强航标等助航设施维护,确保位置正确,发光正常。
再建2000公里电子航道图
创新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江苏聚焦科技创新,激发港航智慧发展动能。
今年,江苏加快整合港航信息系统,集成于厅政务信息系统门户,解决用户管理分散等遗留问题。上线运行港口综合信息系统,推动港口管理智慧化转型。建立港口信息更新长效机制,准确掌握全省港口规划、建设、生产运营等情况,支撑全省港口运行综合监管和统筹发展。
在做好已建电子航道图维护更新工作的基础上,再新建2000公里电子航道图,力争“十四五”末实现通航的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全覆盖。
同时,持续推进干线航道智能感知设施建设,制定运行管理办法,完成淮河出海航道红山头至京杭运河段、盐河航道淮安段、通扬线通吕运河段、苏申外港线智能感知设施建设。
江苏持续加快推进港航运行智能化,试行信用积分激励等手段,提升内河船舶手机导航使用率和活跃度,全面建成省市县三级航网运行中心,推广应用干线航道运行调度与监测系统,打造“上下衔接、智能高效、安全绿色、开放共享”的航网运行监测体系,实现全省干线航道网“可视、可测、可控、可调度”。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2月27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