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4 12:33:34
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的指导支持下,我厅高度重视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持续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严格落实厅务会(厅党组会)会前学法、学政策计划,举办法治政府部门建设专题培训和党内法规专题宣讲,组织厅机关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完成部省“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开展路政宣传月、“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题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行业浓厚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强化组织领导,切实落实部省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印发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要点,推进法治与部门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落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年度述法等制度。严格执行年度报告制度,按规定向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并及时在厅门户网站予以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权力把关,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完成厅20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事项、21项上会文件合法性审查,落实规范性文件报备和网上公示,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内运行。完成各类立法及制度制修订等征求意见反馈180余件,切实为行业把好关守好门。
(二)健全完善交通运输法规制度体系。高质量推进重点领域立法,突出重点,加强汇报,推动道路运输、公路管理、航道管理、水路交通等重点领域4项修法纳入省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23—2027)。执行省政府年度立法计划,组织开展《四川省道路运输条例》修改调研,形成修改草案初稿;完成《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实施办法》立法后评估,为修法奠定基础。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度体系,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共制修订出台《四川省重点水运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1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夯实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深入开展行业法治课题研究,完成我省法治蓝皮书课题《四川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配备标准研究》,研究成果已刊载于《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23),并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三)深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权责清单管理,按照国家最新实施清单及省政府2023年发布清单,及时调整交通行政许可权力清单,梳理省、市、县三级交通行政许可事项,对应调整为主项56项、子项156项、办理项379项(省级主项35项、子项69项、办理项153项)。动态调整交通运输非行政许可权力45项,新启用交通运输“备案专用章”。持续规范审批行为,调整厅许可工作责任链条,梳理规范设置特别程序的政务服务事项156项,联合省发展改革委清理和规范投资项目中介服务事项6项,按照“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巩固拓展“一网通办”效能,省、市、县三级共318个行政许可事项在交通审批系统“一张网”规范办理,2023年全系统累计办件174.8万件,其中省级办件28万件。提升高频服务便捷度,优化25个道路运输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和19个交通事项“掌上办”。实施交通运输出行服务提升工程,Ⅰ类、部分Ⅱ类超限运输许可实现“秒批秒办”,上线以来共自动审批3.8万余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23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完成4项跨部门联合抽查事项、14项单部门检查事项。
(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执法管理协同共治。探索川渝立法协同,聚焦“双圈”建设重大战略实施,服务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会同重庆市交通局开展两地航道条例立法修法协同调研,推进两地在航道规划、建设、养护、执法协作、应急联动等领域的立法协同,为构建协同治理格局奠定基础。深化区域执法协作,落实交通运输区域执法协作示范试点工作任务,健全完善川渝执法协作工作机制,联合重庆市交通局印发年度川渝交通执法管理协同工作要点,共同研究制定“不予处罚、不予强制、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五项清单。两地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开展公路路政“卫路”,道路运政“疾风”,工程建设“提质”,水路交通“净航”联合执法行动,提升联合执法效能。
(五)深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开展专项整治,高质量完成中央、省委安排部署的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工作,共计排查执法不规范、粗暴执法等突出问题2049个,全部完成整改。坚持刀刃向内,采取党纪处分、政务处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其他处理方式等四种方式对929人次实施追责问责,其中,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9人。持续深化执法监督,高标准完成交通运输部综合执法检查,法治建设、执法改革、专项整治等工作在交通运输部年度综合执法检查通报中获肯定推广,2个执法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案卷评查典型案例。组织开展执法案件分级审核评查,厅按“机构全覆盖”原则抽评案件455份,省、市、县三级共计完成案卷评查44623件,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质量。组织全省12000余名持证执法人员、辅助执法人员开展执法业务知识考试,提升执法人员素质能力。部署开展全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年度执法评议考核,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各项工作落实。落实工程建设领域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联动机制,推动凉山州工程建设转包案件纳入全省“民行衔接”十大典型案例,促进交通工程建设行业良性发展。切实规范处罚裁量权,修订《四川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制定出台《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公路路政)》等4大执法领域124类高频违法行为裁量基准,确保裁量权行使合理合法。推进实施轻微免罚,规范减免处罚条件和法定流程,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依法实施减轻处罚278起、减轻金额164.46万元,免予处罚2099起、免予处罚金额191.914万元,彰显执法温度。加快“四基四化”建设,完成15个市级执法机构、62个县级执法机构、7个试点乡镇“四基四化”奖补验收。强化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不断完善系统电子签章、协同办案等功能,执法系统累计办案量达到4万件,执法机构使用覆盖率达到80%,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基本纳入“一张网”运行,执法数据上传量居全国交通行业前列。
(六)不断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持续加大交通运输重大项目投资建设、运输市场资源配置、三公经费使用、政策法规等非涉密信息公开力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理信息需求。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案件办理工作质量,全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55件,均在法定时限内依法依规答复申请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依法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7件,政协委员提案86件,限时办复率100%。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决策咨询作用,支持法律顾问积极参与行业改革研究、民事合同审查等工作,全年共出具法律意见400余份,为行业管理排除潜在风险。
(七)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信访、12328、12122、厅网站邮箱电话等监督渠道,全年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070件次,办结省信访局、交通运输部等转来的信访184件次,办结“书记信箱”“省长信箱”“人民网群众留言”等网上信访82件次,接待处理来访67批次、199人次,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依法参加行政应讼,全年依法办理行政诉讼应诉6件。按要求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严格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法规体系不够完善。部分规定已不适应综合执法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形势要求,亟需修订完善,但受立法资源有限、程序复杂、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立法修订工作相对滞后,难以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二)执法监管工作体系有待优化。交通运输执法整体信息化程度不高,执法车辆等装备保障依然不足。信用承诺制、信用修复、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工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行业普法效果不够理想。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大,组织难度大,在普法具体工作实施中仍存在照本宣科现象,指导力度不够、总结经验不足,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修订《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开展《四川省公路桥梁隧道安全管理条例》等项目立法前期调研。继续做好法制审核工作,联合厅法律顾问单位加强对厅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及其他重要文件的合法性审查。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时发布交通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和运行图谱,更新完善工作责任链条,完成省一体化平台事项录入,确保权力清单事项及时调整到位。深入推进交通运输系统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研究出台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政务服务评价办法。持续做好信用交通建设,完善“1+1+N”信用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信用承诺、纠错、修复和分级分类监管等制度。加强交通运输各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推动跨领域跨部门联合奖惩。
(三)持续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质效提升,组织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统筹做好执法人员素质能力提升、执法工作体系完善、层级监督强化等工作。强化执法行为规范,制定全部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加快出台重点领域非现场执法规定。持续强化执法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执法系统电子签章、协同办案等功能,聚焦超限运输、非法营运等重点领域,推行非现场监管,切实提升执法信息化水平。深化川渝执法协同,聚焦执法标准统一、执法信息共享、执法结果互认等关键环节,研究形成制度性成果。持续做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准化暨“四基四化”建设专项奖补,夯实执法保障。
(四)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推进“八五”普法规划的贯彻落实,继续开展学法学政策、法治培训教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考法等工作,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统筹开展好路政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行业法治文化宣传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