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信息联播

/

正文

南平“客运站+”多元服务拓宽发展路径

时间:2023-09-14 01:33:43

来源: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日前,武夷股份“闽北行”小程序中的“乡镇客运”系统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全面上线。用户端乘客可通过“闽北行”的“乡镇客运”模块,完成预约、扫码检票、线上支付等一系列操作,提前安排上车时间,灵活出行。这是南平市交通运输部门以数智赋能农村客运、聚焦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大创新探索。

  近年来,南平市交通运输部门不断推动客运站转型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要的同时,探索出丰富的增收路径。

  设立217个客运停靠点

  2019年以来,南平市优化客运站空间布局,依托高铁南平市站、轻轨终点站建立武夷客运总站,打造与火车站、轨道交通、城市交通一体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在高校、商超、医院等客流集中地设立217个停靠点及客运简易站,汽车客运站连点成线、连线成网。

  在全市客运站向“小而优”转变的同时,智能化改造也不断推进。建阳区、延平区、建瓯市等7地客运站开通刷身份证进站、人脸识别等智能进站功能,旅客进站时间较传统方式缩减30%,运行成本共节省25%。目前,“闽北行”小程序已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累计访问量达181.1万次,用户数量累计13.82万人。

  此外,定制班线也是南平市道路客运转型升级重点。南平市客运站开展“移动车站”进校园、进企业“点对点”定制客运服务。目前已开通定制客运服务班线42条,拥有定制客运车辆119辆,今年上半年累计为5.7万人提供站外定制乘车服务。

  以“站”为载体实现高效供需匹配

  近年来,南平市结合客运站区位资源,积极探索“客运﹢特色服务”枢纽站点建设,以“站”为载体实现高效供需匹配。南平市交通运输部门鼓励各客运站利用运力、场地设施、人员等优势资源,量身定制转型或二次利用方案,提升客运站造血能力。

  浦城县试点客货邮业务,打造“客运站﹢物流服务中心”创新模式,月均收发货物1万余件,年均收益180余万元。邵武闽运汽车站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全省率先运营,建瓯市、顺昌县、光泽县等地积极拓展充电站功能,共配置54台充电桩对社会公共新能源车辆提供充电服务,“客运站﹢能源服务中心”的格局正逐渐形成。

  同时,南平构建以全市客运站为点、旅游直通车为线的旅游专线客运网络,并将客运站融入旅游、商贸产业,探索客运转型发展。在政和汽车站内设立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旅游包车等经营服务。目前该站已成为南平市内一大重要旅游集散点。全市有10个客运站点采取“站商融合、以商养站”模式,将传统车站改造升级为一体化“交通生活广场”,年均收益1000余万元。

  客运站闲置土地资源也被盘活。建瓯市客运站改造项目作为用地综合开发的代表性项目,在其搬迁完成后将原有场地整体出租,与当地政府共同打造夜市经济示范性重点项目——“建州不夜城”,年化收益超过260万元。武夷客运总站和顺昌县客运站通过合理规划位置,提升土地利用率,划分客运站闲置土地资源设置收费停车场,对外开展停车服务,不仅打开了营收路径,更解决了周边地区“停车难、行车难”的问题。

  (潘文军 黄宇丹)

  附件下载:

  0">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jtyst.fujian.gov.cn/zwgk/jtyw/mtsy/202309/t20230907_625134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