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信息联播

/

正文

强信心 起好步 开新局 | 新疆交通运输行业590余项创新创效成果获表彰

时间:2023-07-22 07:50:09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加快推动交通发展,离不开创新赋能支撑。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行业创新,注重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业领域创新的作用,摸索寻求新载体、探索建立新机制、大胆尝试新路子,率先带头创建自治区首家“交通运输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大力开展“三项”创新活动和“丝路交通杯”“创新创效”竞赛项目,特别是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转化方面,走在自治区前列。

  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590余项创新创效成果获得自治区总工会表彰,并获得奖金120万元。其中核心技术优秀一等奖和二等奖共5项,劳模引领性和“五小”示范性优秀成果24项、五小群众性创新成果561项。

  

  7月19日,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公路交通联委会参会代表观摩新疆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工作室联盟和创新成果展示。记者史传芝 通讯员哈得江·哈斯木摄

  7月19日,新疆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创效大会召开。会上对部分获奖选手颁奖。

  新疆交投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宋亮,凭借“公路水泥稳定基层拱胀防治技术”荣获2022年关键核心技术创造性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

  “今后,将继续围绕平安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需求,集中力量研发,形成更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富有特色的科技成果,并为培养更多交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宋亮说。

  2022年,中国海员建设工会批准设立新疆交通运输厅“交通建设产业工匠学院”,授予郭强领衔的创新工作室为“交通建设产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会上,也进行了授牌。

   

  7月19日,新疆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创效大会召开。会上,对2023年的创新立项项目发放了立项资金补助。记者史传芝 通讯员哈得江·哈斯木摄

  据了解,自治区总工会每年设立3000万元职工创新奖励金,用于奖励“三项创新活动”优秀创新成果,命名一批“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不断引领、激发各行业、各单位职工释放创新智慧和创造潜能,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交通创新创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基础上,将完善建立更为系统的工作机制,比如,创新工作室每年都要围绕主责主业和职工需求,制定下年度的创新研究及可行性报告,经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后进行项目发布。

  今年,已有三十多个项目进行立项申请,挑选了7项作为2023年的创新立项项目。会上,为这7个项目发放了31.19万元的立项资金补助。根据年度项目实施情况,后期还将再拿出专项经费给予补助支持。

  继续阅读——

  业界探讨新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之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新疆是全国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如何坚持创新引领,注重科技赋能,更好助力新疆交通行业发展?新疆交通行业专家结合新疆实际、自身工作提出了见解。

  2021年,在自治区总工会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的指导下,交通运输工会积极探索新时代职工创新创效服务新载体、新机制、管理新模式,从全疆交通运输行业近60家涉及建管养运教等方面创新创效工作室中优选了16家运行良好、建设规范、科研力量有保障的创新工作室,发起成立了疆内首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新疆交通运输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

  “近两年来,联盟在群众性创新创效方面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领头雁’效应不断凸显。”新疆交通运输工会副主席、一级调研员范西康说,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后,首先解决了创新工作室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问题,由“散”到“统”指导创新工作室有序管理发展。形成有效创新合力,由“分”到“合”指导各创新工作室协同运行发力。提升创新成果转化率,由“内”到“外”指导创新成果推广转化应用。常态化开展交流学习,由“封闭”到“开放”指导各创新工作室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这些举措,让联盟成为创新队伍成长的“助推器、孵化器和聚力器”阵地,形成了培育创新人才的“塔基、塔中和塔尖”格局,搭建了以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五小发明创造等为主的创新平台,实现了高层次科研人才与职工群众性创新人才的良性互动、合理布局,解决了创新人才短缺的自我培育培养路径,发挥了“师带徒”的传帮带作用。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冯立群,带领团队在一条干旱荒漠区公路建设项目中,不断论证,将就地沥青泡沫冷再生技术引进至新疆,并不断完善,使得新疆沥青路面养护大中修、改建工程有了一种新的选择。

  “基层科技创新工作要更好的服务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基层创新团队人员转变思路、明确目标,要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去善于挖掘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冯立群说。

  自治区交通运输发展开展创新活动,如何培养交通工匠?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叶剑锋建议,走“政产学研用”创新道路。

  叶剑锋说,在交通运输行业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各创新主体在研发创新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协同创新模式将取代个体创新模式,这种开放与分散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的学习效应和扩散效应。从最初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发展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最后再将用户纳入到创新体系中,演化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基础性和支撑性行业,具有强公益属性,更加需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依靠整合内外部资源,充分发挥不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发展,走一条“政产学研用”创新道路。

  (来源:掌上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晚报)


原文链接:http://jtyst.xinjiang.gov.cn/xjjtysj/mtkjt/202307/37819d3beeca4ec79d548653ce25c1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