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重点关注

/

正文

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获得者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宁晓东

时间:2022-05-30 13:44:50

来源: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胜利举办,凝聚着各行各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智慧汗水,其中就有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后勤服务中心工程师宁晓东。2500多个日夜的坚守,他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举办冬奥会时的胸有成竹,从对冬奥会一无所知到后来成为业务能手……他见证了交通人为筹办冬奥会所付出的艰苦卓绝努力,也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今天,让我们走进宁晓东,听他讲述无悔青春、筑梦冬奥的故事。

  

  勇挑重担 攻坚克难

  “2018年2月,作为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冬奥专班最早的成员之一,我刚来的时候,看到TA、TW等这些专业名词,以及冬奥会保障书籍的时候,就像在看天书,压力很大。”聊起当时的场景,宁晓东记忆犹新,那会并不知道冬奥会筹办工作是一份怎样的工作,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组织最需要的时候就要挺身而出、勇担重任。冬奥专班刚成立时,只有一间屋子,三把椅子,空旷崭新的办公室一如宁晓东当时的心情,迷茫又充满期待。其实,早在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宁晓东就开始参与冬奥交通筹办工作,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工作,他勇挑重担、备战冬奥,发扬敢打敢拼的精神,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我与专班同事为了读懂陌生的冬奥任务,经常一研究就是一整夜;为了既可以到奥组委请教问题,又不耽误第二天单位的工作,每次5时赴京,次日凌晨2时返张,一直工作到凌晨4时,这样的工作节奏成为了我们的家常便饭。”在最初开展工作的时候,宁晓东经常通宵达旦研究专业文书,翻阅了近10万字的文献资料,近百次向冬奥组委专家请教问题,为顺利开展后续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冬奥会筹办交通保障工作中,宁晓东既是“参谋长”又是“联络员”。作为“参谋长”,在7年多的时间里,他参与完成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交通业务领域张家口市重点任务分解》《场馆外围保障方案》《交通保障组赛时运行工作实施方案》《城市运行交通保障方案》等多个方案和近300篇总结汇报的起草工作。作为“联络员”,他积极与北京冬奥组委、张家口市直各部门协调沟通,完成了6000多份文件的收发与管理工作,1000多次的会议组织与协调工作。“白天处理公文、组织会议,晚上研究方案、制定计划,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宁晓东告诉记者,“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是他们的工作准则。宁晓东坚持每天7时准时到岗,每天20时前不离岗,主动放弃节假日,这是他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赛事期间,交通保障指挥中心坚持每日8时10分召开早例会,17时30分召开晚例会,宁晓东根据会议安排坚持每天提前1小时做好会议通知、会场布置工作,顺畅组织早晚例会及各类专题会议90余次。其间未出现通知不到位、会场组织混乱的现象,为每日交通保障顺畅、平稳运行提供支撑。在信息报送工作中,他构建了高效运转的信息报送体系。与指挥中心各团队、各组,北京冬奥组委交通部信息及省交通运输保障分指挥部信息汇总人员密切沟通,保证了每日交通数据准确统一。每日17时向上级部门报送重点交通运行信息,19时报送全部交通运行信息,圆满完成76个赛事运行信息汇总报送工作,确保第一时间为指挥调度层提供基础运行数据。

  

  舍小为大 不计得失

  “妈妈,你为什么不让爸爸回家?”宁晓东的孩子哭着说。自冬奥会进入测试赛阶段后,宁晓东便到赛区前线集中办公,2021年12月8日21时,结束了一个周期工作的他便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想利用晚上的时间回家看看爱人和孩子,第二天一早再回崇礼继续办公。但是因为路途较远,爱人考虑到安全问题,没有同意他夜晚驾车回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他更大的工作动力。

  7年前,面对宁晓东每天加班加点工作,不能按时回家,爱人也曾与他发生过争吵。为了打消爱人的顾虑,每天晚上他定时与家人视频,此时整个冬奥专班的人员也参与到视频中,“嫂子,我们的保障方案快编完了!”慢慢地,爱人从不理解到全身心支持,成为了宁晓东最坚强的后盾。

  作为交通保障团队综合办公人员,一份份文件上传下达、一项项任务分解协调、一条条建议提出、一则则信息上报,宁晓东就像一台精密仪器的“大脑”,不知疲倦,任劳任怨,全力投入。然而,长年累月高强度的工作也给宁晓东身体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进入赛区一线前半个月,他出现了便血的情况,医生初诊情况并不乐观,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大赛在即,宁晓东犹豫了,核心人员不能去赛区将影响整个团队运行。他问医生,是否可以半年后再住院检查?医生严肃地说:“若真有事你承担不起后果!”最后,经与医生再三沟通,进行了非住院检查,但医生仍建议立刻手术治疗。他却开心地说:“冬奥保障完,立刻就手术。”

  冬奥会是国家大事,举世瞩目。面对选择,宁晓东果断选择了舍小为大,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如今,距离冬奥会结束已经两个多月,面对之前医生的千叮万嘱,宁晓东又食言了。当前,“拼命三郎”宁晓东又投入到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中……

  青春一往无前,归来仍是少年。7年前,记者在宁晓东眼里看到的是他对事业的执著和向往,对工作的激情和拼搏。现在,他眼里流露出来的更多是笃定和自信,成熟和稳健。而从未改变的是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心。(田宇翔)

  责任编辑:贺笑 杜楠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jdt/1016534769301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