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2 21:05:12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外防输入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守牢内河水上交通疫情管控防线,保障内河水上交通运输畅通,3月29日起,南京进一步加强内河水上交通疫情管控工作。在此前防疫要求的基础上,在长江口门、船闸、锚地等重点水域共设8处水上交通“疫情防控管控点”,对内河进港(过闸)船舶100%查验。
南京市建邺区的秦淮新河船闸 是安徽等长江上游船舶来宁,进入江宁、溧水等南京内河流域的唯一通道。四、五艘从安徽等地满载砂石的船舶停在河面上等候过闸,几分钟后,该船闸设立的水上查验点工作人员——南京市交通执法局五支队六大队的执法人员们就开着他们刚“改造”好的执法艇朝着这几艘船慢慢靠近。
交通执法艇就是在最新防疫要求下迅速部署起来的“流动双检站”,3月29日起,所有来宁的船舶逢船必检,船上所有船员(民),进行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测温。对体温无异常、持健康码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核酸采样后放行;对未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同时进行核酸采样和病毒抗原检测,抗原检测阴性后放行。
检测现场,执法人员在完成“双码”查验和测温后,让船民们穿好救生衣,然后拿着身份证依次登上执法艇的甲板上,在临时设置的检测窗口处进行核酸/抗原检测。船民老王说:“现在特殊时期,我们经常跑船都能理解,现在还能给我们免费(做)核酸(检测)挺好的,大家都安心!”
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五支队六大队大队长陈文介绍,目前,秦淮河船闸的船舶流量相比较疫情前有所下降,下降30%左右,过闸的船舶主要以从安徽等地运输砂石等建筑材料为主。自3月13日以来,南京内河水上交通“疫情防控管控点”,共查验船舶417艘,船民853人,其中健康码为黄码的有5人。
当“流动双检站”靠近待过闸外地船舶的时候,执法人员远远的就用执法艇广播对南京目前的防疫要求对船舶进行提前宣传,提醒他们提供响应查验准备,并提醒他们入宁后“非必要不上岸”。在进入南京内河流域后,各码头也要继续向属地社区进行报备,按照当地的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的要求,做好自身的疫情防控措施。在核酸/抗原检测完成后,执法人员还对船员发放提醒单,在介绍南京船闸、码头防疫要求的同时,也提醒船民做好日常防护和日常消杀,不和他船船员聚集,不搭靠中高风险地区的来船。
此外,最新的水上防疫政策还要求码头单位严格执行“非必要不登轮、不搭靠、不下船”要求,重点涉疫地区来宁内贸船舶严格落实“不登轮、不登陆、不搭靠”,对确需上下船的船员,要报经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同意,仔细登记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和上下船事由等信息,并严格核查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健康码和行程码;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设区市的船舶确需下船的船员,进行核酸采样,并进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阴性的方可下船,由属地落实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