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5 23:22:21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厅直机关团委推出“青春榜样”栏目,宣传全厅优秀团青个人及集体典型事迹,展现交通青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甘为路石、服务奉献,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开路先锋精神,用交通青年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致敬团的百年风华。
今天推出第1期“青春榜样”廖晓锋:全心全意为村民 偏远山村展作为。
廖晓锋,男,1983年10月生,工学博士,省交通运输厅基本建设监管处处长,荣获第23届“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被省交通运输厅记三等功两次。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任省交通运输厅驻上饶市广信区湖村乡西龙岗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他担当作为,带领干部群众把一个贫穷涣散村建设成致富先进村。
从洋博士到土专家,他成了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西龙岗村位于灵山山脉深处、茗洋湖水库库尾,是广信区最偏远的山村之一,村庄距离乡政府19公里、城区46公里, 共10个自然村散落在不同的高山上,村里道路除了上坡就是下坡,几乎找不到一段长度超过30米的平路。
廖晓锋第一次到村里就连续驻村近两个月没有回家,遍访当地村民,带领党员义务清理河道整治环境,跟村民一起上山砍柴、摘油茶籽,下地割稻子、踩打谷机,干起农活来得心应手。村民都说这个脸庞黝黑的博士不仅是城里“洋博士”,更是农村“土专家”。
驻村期间,廖晓锋把村民的困难、诉求和建议都逐一记录下来,想方设法解决。贫困户李忠义是患有轻微帕金森症的刑满释放人员,回村后不受村民待见,生活困难,精神抑郁。廖晓锋多次到其家中与他促膝交谈,鼓励其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并介绍他到村集体合作社务工。很快李忠义通过勤勤恳恳的劳动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人逐渐开朗起来,并找到了伴侣组建了家庭。
两年来,上述这样的大小事情,廖晓锋至少为村民办了几十件,村民们纷纷称赞廖晓锋是“我们的贴心人”,许多村民专门到村部送艾米果粽子等给他,并邀请他到家吃饭,由衷感谢这位博士书记。在上级历次考核中,第一书记的群众满意率为100%,驻村工作队也连续三年被评价为好。
从软弱涣散到先进典型,他成了基层支部的“主心骨”
驻村不久,廖晓锋很快发现虽然村里交通水利住房等基础设施改善了,但是不少党员和群众因两件历史难题,对村两委认同度不高,党支部的凝聚力也不强。
难题一:由于地势原因,杨湾自然村长期存在生活饮用水不足、水质易污染等难题,历史上曾因灌溉问题与另两个自然村发生了长达百余年的水源纠纷,期间发生多起群体性械斗事件,因此无法使用附近的山溪水作为饮用水源。村民多次到市县上访,乡村两级屡次调解未果,前任村支部书记甚至因此事产生的群体性事件而辞职。难题二:几年前为了发展产业,村里花了大力气引进了某企业在村里新建了380亩马家柚基地,但是由于企业股东自身问题,不仅万余棵树苗无人看管、基地杂草丛生,而且拖欠了22位村民务工工资和97户村民的两年地租。
廖晓锋不顾一些人的“善意”劝导,决心直面担当,并以难题为突破口,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凝聚人心。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反复入户走访,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劝导各方化解恩怨,为解决问题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2019年8月,22位村民代表全票通过了高位饮水工程实施方案,3个自然村顺利签署了用水协议,长达百余年的水源纠纷得以化解。随着工程快速完工,杨湾自然村72户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得以彻底解决。2020年3月,《中国交通报》头版头条专题报道了廖晓锋帮助西龙岗村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工作事迹。
在解决马家柚基地难题上,廖晓锋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督促该企业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面从广丰聘请专家到村里指导村民学习种植技术,推动企业将基地以合理价格转让给本村党员致富带头人,解决了基地经营不善、拖欠工资地租问题。目前,基地发展已步入正轨,村民对马家柚产业也更有信心了,纷纷参与种植。
难题解决了,党员群众的心结也解开了,党支部的凝聚力也更强了,一些以往不敢碰的硬骨头也啃下来了。2019年,西龙岗村在全乡15个村中率先完成空心坟整治,率先实现村民死亡火化并集中安葬,曾经被定性为软弱涣散的村党支部也在2019年第一次被广信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从空壳村到两业明星村,他成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
西龙岗村地处大山深处,80%以上的土地属于生态公益林,可用耕地只有1400亩,90%以上的劳动力在外务工,留在家中贫困群众缺乏增收手段。多年来除了政策性资金之外,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是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
廖晓锋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村域发展产业和就业这两业,贫困群众才能稳定脱贫。于是他带领村两委多方调研,推动实施了西龙岗村“四个一”产业和就业扶贫项目,即一颗薯(200亩小香薯产业)、一个柚(450亩马家柚产业)、一朵花(30亩皇菊产业)和一车间(600平米扶贫车间)。通过“一领办三参与”方式,创办了村集体合作社,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建立了稳定的带贫益贫机制,贫困群众可以通过务工、分红、地租、包销等多种方式实现增收。2019年,“四个一”项目产值达到61万元,带动村民增收2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3万元。2020年总产值达250万元,带动150户村民增收超80万元,其中贫困户增收40万元以上,村集体总收入超50万元。
在这些产业推进发展中,廖晓锋身体力行全程参与,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耕地机、仓库、地窖、育苗大棚等基础设施硬件齐全,成为上饶龙潭湖宾馆生态食材基地;淘宝店、微店等销售配套齐全,并通过审核入驻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的“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平台”。2020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以《新春走基层:西龙岗村的分红大会》为题宣传了西龙岗村产业发展事迹。
廖晓锋同志甘于奉献、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件成一件。坚持用心用情驻村扶贫,把建强支部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精准扶贫,为民服务办事,推进农村综合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廖晓锋同志被省委组织部评选为2020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联合评选为江西“最美扶贫干部”,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个人。(厅直机关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