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5 22:00:14
来源: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一把手话交通”活动开展以来
反响热烈
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今天文字合集来了
一起来看看
在“二次创业”征程中奋勇前行
河北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国清
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交投集团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决策部署,全力抗疫情、保通车、促改革、提效益,迈开了“十四五”规划第一步,焕发了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一年来,我们在服务“三件大事”中书写新作为。当好交通建设主力军,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85亿元,建成通车172公里。荣乌新线、京德高速拼出了15个月建成通车的“雄安速度”,创出了“雄安质量”,创造了“雄安标准”。遵秦高速建设高歌猛进,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当好冬奥会服务保障先锋队,全面优化基础设施,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交投人做好了准备。
一年来,我们在推动改革创新中取得了新突破。制订“十四五”规划,确立“三六五”战略,完成集团公司、设计院、禄发公司改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永久路面、智能建造、智慧高速”三大创新开花结果。深化创新创效,开发路域资源,打造“冀交万里行”平台。集团“二次创业”方兴未艾,“二次蜕变”烽烟正劲。
经纬京畿大道,造福社会大众。在3000余公里的高速公路巨龙上,有交投人的乐善乐为、忠诚奉献;在“四大两新”多元战场上,有交投人的沙场点兵、砥砺前行。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劲潮平好扬帆。2022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我们将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许党报国、勇于担当、居安思危、敢为人先,奋力开创交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助力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厚德载道,聚合致远。在新的一年,希望各级领导、广大朋友继续关注交投、支持交投!我是王国清,我为交投代言!
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服务保障水平
河北高速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杨荣博
河北高速集团始终立足省属重点骨干企业的政治担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助力河北“三件大事”实施。
去年,我们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京雄高速提前14个月完成建设任务,延崇高速延伸工程提前6个月、赤城支线提前4个月完工,太子城服务区也于8月30日正式运营。此外,我们还调配1140人组建了21个冬奥服务保障团队,开展业务培训422场次,扎实有力推进冬奥会交通服务保障工作服务,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大事要事落地落实中积极贡献高速力量。
高速集团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做好冬奥会服务保障工作。目前,集团所属延崇高速、张承高速等涉冬奥路段已经全部进入冬奥交通保障临战状态,以最高的服务标准、最严的安全管控、最优的通行环境服务迎接冬奥会的到来。
在延崇高速、张承高速等路段开展路面病害治理和隧道专项整治提升,累计投入2.22亿元。行驶在路上,冬奥元素随处可见,非常漂亮,非常震撼。延崇高速的五环桥、和平驿站作为冬奥地标性建筑,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建立了“综合+专项”应急预案体系,细化优化除雪保畅方案,累计配置92台除雪设备,涉冬奥路段除雪保畅准备工作全部到位。11月组织了除雪实战演练受到了李小鹏部长的充分肯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展望新的征程,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的进军号令。省第十次党代会擘画了“六个现代化河北”目标蓝图,提出了“两翼、两区、三群、六带”的发展布局。2022年,河北高速集团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提升人民群众出行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面提高高速公路服务保障水平。推进“司机之家”建设,全面优化就餐、如厕环境。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布局智慧交通建设,促进集团业务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提升数据赋能能力,升级推广智能收费机器人、全系列边缘计算设备、联网收费特情处理终端等智慧交通产品,抢占交通数字产品市场。探索布局智慧停车、智慧园区、智慧景区、智能充电站等智能化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开拓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全力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高速公路体系和交通强国先行区。
当好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的开路先锋
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宪英
石家庄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两个务必”在这里诞生,进京赶考从这里出发。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抢抓省会高质量发展机遇,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事争一流,深入开展“6+1”专项行动,高标准实施交通畅通工程,积极构建省会高效快捷交通路网,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我们坚持规划引领,抢抓发展机遇期。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积极融入京津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高标准开展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高起点谋划储备项目。石忻高速、清魏高速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衡昔高速完成可研报告,全力支撑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
我们精心谋划组织,快速打出组合拳。一年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强力推进绕城高速公路以内高速公路取消收费,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攻坚队伍,细化工作流程,3天完成了新建4个端口站的净地交付。经过省市2个多月的协同作战、合力攻坚,提前两天实现绕城高速以内96.6公里高速公路取消收费,进一步拉开了省会发展框架,切实提升了省会交通枢纽地位。同时,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举全局之力,开展决战90天确保三环辅道全线贯通行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24小时施工,克服了35天降雨天气、时间紧、环保制约等诸多难题。去年9月29日,102.3公里三环辅路实现了全线贯通,进一步改善了主城区交通环境,为人民群众营造了更加便捷的出行环境。
我们持续发力推进,跑出建设加速度。一年来,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2.19亿元,其中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均超额完成任务,全力推进津石高速剩余工程建设。经过90余天的日夜奋战,去年9月28日,津石高速无极、深泽收费站正式开通运营。2021年12月26日,深泽连接线建成通车,结束了无极、深泽两县不通高速的历史,进一步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2022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省会综合交通体系的短板不足,紧紧围绕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谋划建设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努力当好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的开路先锋。一是高站位推动规划落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优化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力抓好规划落地实施,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进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构建省会高效快捷交通路网,积极推进省会三环内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加速构建一主四辅、一带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为省会拥河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交通保障。二是高起点谋划储备项目。深入研究谋划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提前开展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推进石衡高速尽早开工建设,衡昔高速完成前期手续并开工建设,加速完善省会东出西联高速通道,积极推动石忻高速路线方案研究,加快启动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加快建成省会两环五横五纵的高速路网。三是高质量建设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围绕城区周边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加快实施13项28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建设,为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提供交通运输保障。今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05公里,进一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服务生态旅游农业观光等农村经济新业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红色热土,英雄之城。石家庄欢迎您!我是李宪英,我为石家庄交通代言!
承“交”传文明 德“路”行天下
承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于山
承德,南与京津山水相连、北与辽蒙地缘相接,是冀东北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作出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对承德人民亲切关怀,对承德发展寄予厚望。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有力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推动交通事业再上新台阶。承平高速加快建设,承克高速扎实推进。建成普通干线95公里、农村路1827公里,总量全省第一;公共交通优化调整,200台纯电动公交车落户安家,中心城区行政村实现公交通达全覆盖;市区至隆化、至滦平城际公交开通,公交一卡通设备全面安装,县城30公里内公交化运行达到90%以上;隆化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双桥区、兴隆县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一项项工作开新花、结硕果,“十四五”扎实开局。
2022年奋进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围绕抓项目稳投资惠民生促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当好开路先锋。
聚力化解供需矛盾,扎实补好交通短板。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我们深入谋划、完善规划、锁定计划。承平高速持续建设,承克高速即将开工。一南一北两条高速同时在建,同期推进,“县县通高速”加速实现。国道G101古北口(京冀界)至偏桥等84公里普通干线、1225公里农村路将于年内通车。初心不忘、奋斗不止,交通强国承德篇章正在四万平方公里的承德大地上徐徐铺展。
聚力服务全市重大战略,奋发担当发展先行官。逢山开“好”路,遇水架“坚”桥。服务承德“两区”建设,交通先行布局。支撑新城拓展,交通率先铺路。助力融入京津、城乡统筹、乡村振兴等,交通勇当先锋。省道S214半截塔至白虎沟等一批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重点打造,国道G101陈栅子至上板城等环城路倾力推进,确保通行。环城高速差异化收费全面落实。承德南互通两年完成。更多项目精准规划,更多资金靶向发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新征程上,交通与承德发展坚定同行。
聚力赢得人民满意,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共享发展。我们坚决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用成果惠及人民,干好民生工程、办妥民生实事。接力提升“四好农村路”;稳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创建,力保县城30公里内公交化运行突破99%以上;全面建成九华山大桥;投入使用双滦客运枢纽。
新的一年,我们将矢志不渝接续奋斗,蹄疾步稳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承“交”传文明、德“路”行天下。欢迎您沿着总书记视察承德的路线,体验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林海的绿色奇迹,游览避暑山庄、外八庙,参观承德博物馆,走走乡土浓郁的美丽山村,承德交通时刻恭候!我是于山,我为承德交通代言!
冬奥赛事精彩纷呈 交通运输筑梦先行
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多顺
京张携手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多次实地考察,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办好冬奥提供了根本遵循。
冬奥筹办,交通先行。张家口交通人牢记政治嘱托,认真贯彻“四个办奥”“五个着力”要求,在上级部门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力以赴推进张家口赛区冬奥交通服务保障任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冬奥交通基础设施全部投入使用。多方筹集资金解决投融资问题,积极推进“一会三函”审批流程,克服投资额度大、工期紧、任务重等困难,紧盯任务时间节点,一线督导、协同推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标准完成冬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京张、张大、张呼、崇礼、太锡铁路太子城至崇礼段5条高铁全部开通运营,沿线8座高铁站同步投用,北京至张家口、北京至崇礼通行时间缩短为1小时,赛时为冬奥参与人员和观众提供更加顺畅便捷的轨道交通服务。特别是太锡铁路太子城至崇礼段,是连接太子城冬奥村和崇礼城区的唯一轨道交通配套工程,打通了服务保障冬奥会的最后的一公里。正式开通后,崇礼区和太子城冬奥村两大核心区之间列车运行不到10分钟。张家口宁远机场完成改扩建,T2航站楼顺利转场运营,停机位达到14个,年旅客吞吐能力260万人次,重点承担冬奥赛时期间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直升机医疗救援保障、航空勤务、加油、公务机等特殊航班和观赛观众抵离保障工作。延崇高速、张榆线张家口至崇礼段、崇礼城区至太子城、崇礼城区至万龙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不仅实现了张家口与延庆两个赛区之间的高速直达、快速转场,而且赛区内部循环四通八达。张家口南综合客运枢纽、崇礼南客运枢纽、太子城高铁站客运枢纽、崇礼北客运枢纽正式投用,具备公交、出租、长途等换乘功能,实现铁路、公路无缝衔接。
我们同频共振、同向聚合,冬奥交通服务保障有效有序推进。在北京冬奥组委、省冬奥会运行保障指挥部、市冬奥会城市运行和环境建设管理指挥部多方指导下,坚持“两地三赛区一个标准”的原则,合力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方式的交通筹办工作。崇礼赛区8个临时场站、5座加氢站全部建成。海珀尔制氢厂一期投产运营,交投壳牌新能源公司制氢厂具备生产条件。1434辆赛事交通保障车辆筹措到位,各类交通运输团队、场站运维团队组建完毕。冬奥交通引导标志标识全部安装完成。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TOCC)建成投用,接入各类道路、场站、车辆、气象、百度地图等信息数据。在崇礼赛区搭建了临时交通指挥中心,将运输、场站、高速公路协调、燃料保障、交通管控协调等部门纳入指挥体系,设立专席集中办公,依托TOCC大数据平台自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运行监测、数据统计,实现了赛事交通信息化管控。依据赛事赛程、住宿保障方案、疫情防控要求等内容,编制完成交通保障整体方案和日运行计划,交通管控、重大风险防控、除雪保畅、疫情防控等专项方案进一步完善。省交通运输厅倾情支援的16台除雪设备到位,张家口赛区交通铲冰除雪保障队伍已全部集结完毕,届时将有超500台除雪设备、近2000名除雪队员为赛区交通安全畅通提供坚强保障。
当前,冬奥筹办工作进入压线冲刺阶段。张家口市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聚焦“简约、精彩、安全”的办赛要求,进一步审视目标任务,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全力以赴打好冬奥筹办的最后定局之役,着力构建衔接顺畅的交通组织体系、运转高效的运输指挥调度体系、精准严密的交通疫情防控体系、万无一失的交通运输安保体系、协同联动的应急处置体系,确保高质量完成冬奥赛时交通保障任务,共同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冬奥赛事精彩纷呈,交通运输筑梦先行。观赛事、赏冰雪、享出行,张家口交通欢迎您!我是张多顺,我为张家口交通代言!
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
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殿忠
纵横互联谓之交,畅行无阻谓之通。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这里是秦皇岛,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首都经济圈的重要功能区、京津冀辐射东北的重要节点城市。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关怀指导下,秦皇岛市局认真践行“三盯三看”工作法,坚守“四条底线”,弘扬“五个干事”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基层先进集体、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重四创五优化”工作全市排名优秀,连续13年保持安全生产零责任事故。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引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5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科学编制《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交通体系规划》。京秦高速北戴河新区支线,纳入交通运输部公路“十四五”规划备选项目。我市首条业主高速公路秦唐高速秦皇岛段即将开工建设;102国道市区段改建工程主体完工;完成干线路网改造工程91公里,建成“四好农村路”522公里。北戴河区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抚宁区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一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本,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圆满完成省级公交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任务;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率达到99.3%;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落实市、县“证照分离”改革措施8项;完善大件运输行政许可“流程-”“效率+”工作法,打造了“一次都不跑”的政务服务环境;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编制防控处置工作手册和流程图;组建7个包联督导组一线检查,筑牢交通战疫的坚固防线。
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交通事业发展迸发新活力。组建秦皇岛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构建起“一个支队+九个大队”的条块结合模式,实现执法力量上由“分兵分类”向“联合综合”的转变。修订《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办法,真正实现了行政执法“查、审、办”三分离。出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实行“互联网+监管”工作机制,被纳入2021年河北省招标投标有关规定目录。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行业管理工作迈出新步伐。集中整治城市客运、“两客一危”、“百吨王”超限超载等违规违法行为,“亮剑行动”“雷霆港城”“飓风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构建起综合执法+行业监管+长效治理“三位一体”的执法新格局。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大安全观”,深入推行“双控”机制和企业标准化达标工作,严格落实“四不两直”“四个一律”工作要求,实现了问题隐患动态“清零”。圆满完成铁路沿线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交通运输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开路先锋”发展定位,围绕建设交通强市、人民满意交通奋斗目标,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我市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秦皇山海迎八方宾客,砥砺奋进展交通风采!美丽秦皇岛欢迎您。我是王殿忠,我为秦皇岛交通代言!
全力打通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大动脉
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宝才
唐山,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的英雄城市。2021年,我们交通人聚焦“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目标任务,按照市委“33458”思路要求,突出“内通外达筑路桥,规建管养做先行”主责主业,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只争朝夕、昂扬向上,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取得优异成绩。
这一年,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唐山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优化长深高速唐山西外环改线、G112国道唐山主城区段改线、唐秦高速二期等六大项目规划方案,路网布局更加完善;制定出台《唐山市“双大外环”公路绕城项目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为顺利推进唐秦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等“双大外环”项目建设,确保“十四五”开局,迈好第一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一年,我们坚持项目为王。全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17.8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8万公里,高速公路“三纵五横一环”、国道“二纵五横一环”、省道“十四纵十一横”的综合路网布局日趋成型;迁曹高速项目主线通车,遵秦高速建设有序推进;G508公路滦州至青坨营段等5条干线公路工程进展顺利;509国道独幽城收费站改造提升工程仅用45天完成;40项养护工程完成投资2.07亿元。
这一年,我们坚持聚焦民生。“四好农村路”创建全面铺开,一条条农村公路纵横交错,一幅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大引擎。全年投资13.3亿元,改建农村路746公里,改造危桥23座,通车总里程达到1.76万公里,迁西县被评为全国示范县;唐山三女河机场提形象、优服务、拓航线、升运力,T1航站楼改造提前完工,机场保障能力由每年50万人次提升到100万人次;新能源出租车推广数量全省第一;一卡通实现县级互联互通;公路货运周转量1249.4亿吨公里,位居全省前列。
2022年,我们按照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唐山篇章目标定位,恪守“路通人为、创优争先”工作标准。突出“六大任务”,抓好“九项重点”,助力唐山转型升级,全力打通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大动脉”。
全年唐山境内公路、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加快长深高速改线、唐秦高速二期等6个特许经营项目前期手续跑办;唐秦高速一期主体建设有序推进,遵秦高速建成通车。
持续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对干线公路工程质量、运营效率、附属设施、绿化美化进行“回头看”。新改建“四好农村路”765公里以上,改造危桥28座,6类30项养护工程年内全部完工,全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路”过唐山、幸福平安。看冬奥、过唐山、来凤城、度周末,唐山交通欢迎您。我是张宝才,我为唐山交通代言!
奋力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廊坊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田立军
廊坊地处京津雄黄金三角腹地,是我省对接京津的桥头堡,是一片机遇交汇叠加、潜力无限的发展沃土。
2021年,廊坊市局精准务实,高效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激情干事业,挑战不可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这一年,京雄、京德、荣乌新线建成通车,新机场北线高速与北京段双向贯通,“六纵七横”高速路网已经形成,路网密度稳居全省第一。我市被授予“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固安、三河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优美的交通运输画卷徐徐展开。
这一年,我们全力推进大运河旅游通航,安石路、厂通路相继开工建设;完成了京津冀“一卡通”互联互通,投放160部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提升服务;开通了香河至北京省际班线,市区至香河、大厂公交线路。廊坊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在推动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形象中砥砺前行,奋勇当先。
廊坊北三县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区域,多年来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北三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964公里,京秦、京哈、首都地区环线高速纵横交错,10条高等级道路与通州区实现互联互通;22条北京公交线路保障通勤;燕郊西出口立交枢纽项目正式通车;4条跨界道路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北三县分别荣获国、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市也相继出台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为奋力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在对标中定位、在协同中提速”,把廊坊交通置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坐标系中定位,推动北三县交通项目建设、道路管养、运输服务率先与通州区对标对表,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夺标扛旗;我们坚持研究在前、规划在前、实施在前,在全省率先构建一体、高效的区域路网新格局和同城、便捷的运输服务示范区。
2022年,我们将在推动“轨道上的京津冀”升级加力。重点推进京津冀首条跨区域轨道交通——平谷线工程建设;加快京唐铁路——燕郊、大厂、香河三个车站建设,力争年内建成通车。
我们将在谋划北三县“五纵八横”路网主框架上协调联动。实施新改扩建工程15项,建设提升路网101公里,构建北三县与通州区东西贯通的示范“动脉”。
我们将在推进燕郊公共交通枢纽等跨界公交接驳场站建设上落地见效。保障跨界公交常态化运行,打造北三县与通州区同城共享运输体系;巩固北三县城乡路域环境整治提升成果,推动城乡路网亮化、美化、净化,打造一批精品示范路、精品示范村街。
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京津走廊,溢彩流光;协同发展,交通先行。廊坊交通欢迎您!
为唱响保定古城与未来之城的双城记贡献交通力量
保定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涛
大家好。这里是保定。这里是京津石三角区域中心地带,是首都南大门,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
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这里见证了易水河畔的壮士悲歌,也见证了鏖战古城的春风野火。如今,她也在见证着一座千年之城。在她眺望黎明的方向拔地而起,那就是雄安。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建设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我们攻坚克难、笃行不怠,在保定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建设新进程。
这一年,我们创新举措、运筹于心,以“整体打包、一路一策”为原则,确定葛洲坝集团为社会投资人,加快了与央企的合作步伐,为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力量。
这一年,我们进京赴省,积极跑办。S524新区至保定公路仅用7个月就取得自然资源部项目建设用地与选址意批复,打破了项目跑办新纪录,创造出推进发展的新速度。
这一年,我们奋力建设、踔厉前行。容易线、安大线两条建材通道胜利通车,打通了新区建设建筑材料供应的主动脉,为千年之城的塔吊林立,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供应保障。
2022年,雄安新区建设将继续提速,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建设任务也将更为艰巨。我们将继续牢牢紧抓这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以强烈的历史紧迫感激情奋进、砥砺前行,继续奋力谱写出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建设的新篇章。
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在全力服务保障新区建设的同时,推进保定交通融合发展。
我们将加快推进S524新区至保定公路、G336保沧界至高阳县城段等项目的新进程,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将宏伟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为千年之城的昂扬崛起,贡献出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将对标雄安质量,提高精品意识,把高质量、高品质作为基本要求,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力争把每一个项目都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样板工程、精品工程、时代工程。
莲池白洋一脉水,雄安保定路相连。我们坚信,在保定市委、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唱响保定古城与未来之城的双城记贡献出我们应有的力量。
我是王涛,我为保定交通代言!
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协调发展
沧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许建军
沧州,运河故郡,渤海明珠。沧州,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前沿阵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地。沧州,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农村公路密织成网,互联互通。
近年来,沧州市局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有力指导和沧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2021年,沧州市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肃宁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截至目前,全市15个县(市、区)中,有13个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其中黄骅市、肃宁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我们不断拓展农村公路建设新局面。坚持“合理布局、联网成片”,重点实施了县乡公路改造、建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完善提质等工程。“十三五”新改建农村公路4000公里、桥梁8400延米/160座。2021年投资9.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08公里,其中“翻浆路”495公里,102个行政村实现了互联互通。
我们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新水平,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2021年,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1.16亿元。大力开展农村示范路、美丽农村路创建。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县道1012公里、乡村道3314公里达到示范路标准;美丽农村路创建达70条段、834公里,其中16条段被评为“河北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8个乡镇被确定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我们不断推进综合运输服务新发展。实现了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客运服务全覆盖,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整合交通运输、农业、供销、商务、邮政等资源,构建“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提升了农村物流服务水平。
我们不断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2022年,沧州市局将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着力提升农村公路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抓示范引领,力争再创建1至2个全国示范县,力争实现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覆盖,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和美丽农村路创建工作。抓建章立制,加强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统筹谋划,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制度政策,强化督导考核,夯实基层基础。抓学习研讨,定期召开全市农村公路发展研讨班,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有益做法,全方位提升农村公路水平。
农村公路铺下的是道路,竖起的是丰碑,连接的是民生,通达的是富足。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沧州市局将发扬“真干、实干、苦干,团结、拼搏、务实”的沧州交通精神,让人民群众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提档升级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是许建军,我为沧州交通代言!
潮涌衡水湖 奋进新时代
衡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战旻
天下九州,冀州为首;夏铸九鼎,冀鼎最重。河北之所以简称“冀”,即来源于我市冀州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城市,衡水交通阡陌,四面通衢,位于京津济石雄一小时通勤圈。
回首2021年,意义非凡。在省交通运输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交通运输工作置于全市发展大局和全省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中审视定位,厘清并创新思路举措,以“只争第一、只做唯一”为工作目标,以“党建引领一切、文化激活一切、项目决定一切、安全压倒一切、机制保障一切”为工作思路,强力开展“7+1”专项行动,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高质量高速度跨越发展。
这一年,重大基础设施前期跑办及固定资产投资取得历史性突破。邯港高速、国道G339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前期跑办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实际完成投资39.79亿元,同比提高95%。国道G307提前四个月竣工通车。
这一年,省市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全面高质量完成。“双创双服”位居全省第一。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实现市域全覆盖,中心城区公交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城市公交连续6年取暖期免费乘坐,引发全国高度关注。
这一年,争取上级政策、资金、试点工作成效显著。省级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补助资金在普惠政策基础上再提高30%。申请交通运输行业上级补助资金9.6亿元,同比增加8542万元,居全市前列。探索构建了“政府+协会+企业”三螺旋互动的“衡水模式”,并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配送示范城市,菜鸟物流荣获全国第一家绿配标杆企业。阜城县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实现市域零突破。枣强县、武强县、阜城县被评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创建试点县。武邑县被推荐为全国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县,全省仅此一家。
这一年,疫情防控刚性落实。牵头全市交通检疫工作,推广留观室“八到位”、旅客进站“三步曲”等原创经验。探索制定并实战实施经衡列车密接、次密接旅客整车就地移交措施及流程图,工作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这一年,安全生产成效向好。全面厘清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职责,探索出“综合监管+业务监管+执法监管”三位一体的衡水交通监管模式。全系统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荣获河北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在全省第一个优质完成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公路承载体普查信息完善工作。
这一年,党史学习教育走在全省前列。聚焦聚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具体问题,扭住5大民生实事、推进5大重点项目建设,开展5大专项整治。代表省委接受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一指导组指导检查,得到充分肯定。
潮涌衡水湖,奋进新时代。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是交通人的时代使命。2022年,我们将重点在完善交通运输大通道、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提升运输治理能力等四个方面统筹发力。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73亿元,同比提高9.9%,实施“567”三大工程。
优化提升落实衡水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雄安衡水协作区周边道路规划、全市城乡融合路网,特别是乡村公路建设规划、桃冀快速路线位规划和衡水国际陆港周边路网等五个规划。
加快推动国道G106大中修及衡水湖周边道路绿色廊道、设施完善、环境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邯港高速建设工程、衡德高速改扩建工程、国道G339冀州段、省道S337阜城段、省道S236等六条干线公路建设。
全力做好智能化数字化综合运输监管平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攻坚”、交通运输服务提质增效、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等七项重点工作,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只要人民需要,我们就不遗余力;只要人民召唤,我们就一往无前。沐浴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衡水交通运输系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奋力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为加快建设“六个现代化河北”“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格局贡献衡水交通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走遍千山万水,投资置业首选衡水。我是衡水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战旻,我为大美衡水交通代言!
跨越发展 交通先行
邢台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蒋九芳
建城史3500年的邢台,是河北历史上第一座城市,自古就是“西接太行,北控常山,东界齐鲁,南带漳卫”的通达、战略要地。进入新时代,邢台市交通运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当下强担当、着眼长远打基础,推动邢台交通事业全面发展。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抓重点、创亮点、攻难点,举全局之力开展道路运输安全、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十个专项整治行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实施扫山排险安全防护工程,查隐患、排风险、堵漏洞,保畅通、保安全、保民生,得到了群众赞誉、组织认可。响亮提出“项目是交通的生命”,把项目工作作为决战当下、决胜未来、决定邢台交通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之战,全力抓实抓好。全年完成投资占计划145%,入统同比增长17.1%,军民联航邢台机场基建落成,即将开航,78公里大外环公路缺陷责任期整改和扫尾工程全面完成,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项目建设的突破活跃,带动了交通事业发展全局。
“争”,就是分毫不让“争项目”。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机遇期”“窗口期”,规划高速公路项目5个共388公里、干线公路项目48个共1379公里,其中25个项目挤进省“十四五”规划“大盘子”,总里程907公里,总投资555亿元。
“抢”,就是寸土不让“抢要素”。项目的关键在落地,落地的关键在土地。我们扎实开展“抢地”行动,全力打通制约交通项目的“命门之穴”。局领导班子一个县一个县走访,一条路一条路对接,在国土部门支持帮助下,邢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版)中,预留交通通道用地5.6万亩,为今后15年交通发展蓄足势能。
“拼”,就是一招不让“拼服务”。着眼于项目单位想办却办不成的难点、堵点,建立市县周一会商机制;围绕突破项目前期瓶颈,每周至少与省直有关部门对接3次以上。在邢台机场建设过程中,积极与中央军委、国家发改委、国家民航局等几十个部门单位沟通对接,确保高效推进。邢台机场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全省唯一建成通航的民用机场。
推进高质量赶超发展,交通人义不容辞;放眼“十四五”远景目标,邢台交通重任在肩。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大好高优”项目推动交通事业发展,扎实谋划推动“三纵”“三横”加“一环”的高速路网结构,为发展提质提速;抓实抓牢国省干线项目建设,确保干线密度继续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力推动邢台机场年内开航,加快构建公路、铁路、航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在项目推进中跑出交通速度,在事业发展中勇当开路先锋。
大道载古城千年,御空览太行群山。跨越发展,交通先行。我是邢台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蒋九芳,我为邢台交通代言!
强力攻坚“退后十” 主动作为敢担当
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殷社林
2021年,实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排名退出后十位,是邯郸市委向省委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邯郸人民的热切期盼。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决策部署,咬定目标、冲锋陷阵,全力以赴做好交通运输领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努力争做“退后十”的排头兵。
一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治污。制定了任务分解、专项督导等方案,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推进机构,设立了5个专项督导组,“专人专班总协调、分片包县全覆盖”细化分工,狠抓落实,全年督导1200人次,印发专报16期,整改问题115个。
一年来,我们坚持科学治污,实施重点整治。通过协调各方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新增了清扫、洒水设备325部,全面提高了公路清扫率。在高速公路管养段,建立了“三机一体”清扫机制,实现了人机混扫养护作业。对综合服务区进行了全面整治提升,在309国道、107国道、邯临线、邯大线等干线公路进市口设立6个服务区,集中实施大车冲洗、尾气检测、超限治理。对主城区周边8条137公里的重点路段实行全天候督导,紧盯易积尘区域和机扫的死角,强力推进污染治理。
一年来,我们坚持增绿治污。在公路沿线实施绿美提升工程,提高绿化档次,打造生态景观廊道。完成7条干线公路的“拆违增绿”,补植乔木2万余株、灌木6.5万株。目前,全市绿化里程1200公里,用地绿化率达到了98%以上,构建了绿色生态屏障。
一年来,我们坚持调控治污,通过狠抓大宗物料调控,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对7个县41家重点运输企业,实施了差别化、精准化、科学化的监管。配合抓好6条公转铁专线建设,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17000多辆,是年任务总量100%。
对重点路段积尘定点监测,利用管控点数据,调整湿扫、洒水频次,高效精准治污,有效减控PM10。到2021年底,公路范围内达到了路露本色、基本无尘土,为“退后十”贡献了交通智慧和交通力量。
2022年,巩固“退后十”成果任重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落实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担当尽责、拼搏奉献,提高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水平,坚决完成冬奥会保障任务,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邯郸,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市,正在焕发青春风采。奋发图强的邯郸交通人,正在开足马力,以奋进的姿态继续奔跑,全面加快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建设。诚邀您来邯郸、品古赵文化,沿着公路游览邯郸,赏八百里秀美山川。我是殷社林,我为邯郸交通代言!
定州交通冀往开来
定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威
定州地处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和对定州提出的“三个当好”、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要求,以交通强市为突破口,扎实推进“1368”发展布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目前我市已形成“三高三铁三国道”为骨干,2条县道、16条乡道、616条乡村道路为脉络,干支结合、城乡衔接、路桥配套的交通公路路网体系。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京石高铁与京港澳高速两线贯通,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并日渐形成定州主城区北扩东跨发展的中轴线和经济文化新的隆起带。加速推进兴定东路新建工程,将火车站与高铁车站高效衔接,真正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
我们积极实施三条国道337、107、515由“穿城过”改为“绕城走”,为城市扩容提质留足发展空间。经过不懈努力,国道337定州绕城段将于今年底完工通车,国道107定州绕城改线和国道515绕城拓宽工程省厅已出具行业审查意见,并成功列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项目库,项目建成后与国道G337绕城项目共同构成新的城市大外环,原有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将扩大到336平方公里,为推动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优化路网结构,我们每年投资近亿元,改造提升不少于70公里农村道路,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路、园区路、景观路、生态路。同时加大危桥改造力度,进一步有效保障道路畅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我们加大路域环境整治力度,着力解决路域环境“脏、乱、差、丑”等突出问题,下大力整合平交道口,拆除违章建筑,实施宅路分家、门店前硬化、绿化等工作,重点推进市界7个节点的整治提升工程,突出打造定州高速南下道口周边道路拓宽和景观提升,创造“畅、洁、绿、美、安”的精品路域环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关心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十次党代会和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城市“大外环”,谋划南北新通道,规划市域高速环线。围绕加快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奋力开创交通强市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六个现代化河北”作出定州交通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定州交通冀往开来,慷慨中山开路先锋。体验古韵,见证变迁。我是赵威,我为定州交通代言!
高质量“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辛集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兰芝
近年来,辛集市交通运输局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公路改造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构建了体制机制顺畅、结构科学合理、能力总体适应、生态环境友好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优化综合交通体系,2019年,我市投资3.6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1.6公里。其中,柳园路被评为“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柳园路从乡道六近年来,辛集市交通运输局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公路改造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构建了体制机制顺畅、结构科学合理、能力总体适应、生态环境友好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优化综合交通体系,2019年,我市投资3.6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1.6公里。其中,柳园路被评为“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柳园路从乡道六前线通至国道G307,有效衔接了国、省、县、乡、村道路,不仅改善了两个乡的通行状况,还有效引领了辛集市东部片区旅游业、农业、梨果业的发展。2020年,建设完成了贾大线美丽农村路。贾大线贯穿辛集市南部地区,全长17.4公里,是连接回新公路与衡井线的主要交通道路之一。它的建成,加强了辛集与南部县界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区域内经济联通,是加快辛集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2021年,我市投资8219万元,对12个乡镇16条28.8公里农村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涵、交通安全设施、绿化等进行了大中修和改造,并完成了对乡道Y206小辛庄线的养护改造工程,大大提高了我市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
为全面建立农村公路责任体系,我市制定了《辛集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强化“路长制”落实,全市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得到有效保护,路域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村民出行更安全、便捷、畅通,村民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护路的氛围日益浓厚。同时,将乡(镇)农村公路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纳入县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范畴,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农村公路的养护机制。
2018年,辛集市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019年,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2年,我市计划修建农村公路30公里,并成立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为保证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单位接到工程任务后,立即组建以公司班子为核心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实行领导包联负责制,确保精细化管理。
去年年底,我市成功入选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今年我市将围绕完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提升城乡客运均等化服务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
农村公路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我局将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不断完善辛集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水平,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人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乡村振兴助力。
建设“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道”。我是赵兰芝,我为辛集交通代言!
责任编辑:刘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