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时事聚焦

/

正文

珍惜荣誉立足岗位再立新功·征文 | 祖国需要处 皆是筑梦人

时间:2022-03-04 22:14:08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编者按

  

  日前,江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2020年度省直机关绩效考核结果的通报》。省交通运输厅作为唯一的省政府组成部门被记集体三等功。这是我厅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和通报表扬、荣获全省首批“五型”政府先进单位之后,荣获的又一重要荣誉,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的巨大鼓舞。

  为激励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珍惜荣誉、立足岗位、再立新功,凝聚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省交通运输厅决定在全系统开展征文活动, 号召大家以交通干部职工的视角,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成长故事或所见所感,反映个人或单位取得的进步、进展、收获、成长,颂党恩、赞交通、晒幸福。敬请关注!

  

  

  祖国需要处皆是筑梦人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党总支二支部党员童年

  

  我是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到今年,我已经工作整整十年了。回想这十年,是坚定追梦、执着逐梦、勇敢筑梦的十年,而这个梦,究竟是什么呢?

  这要从一张照片开始讲述。照片拍摄于2016年我院校史馆建成后对外开放的第一天,照片里有一位穿着夹克的老人,他是学院建校后的首届毕业生——我们的优秀校友车宇琳,我清晰地记得,在校史馆,当他看到自己当年班集体的毕业合影时,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热泪盈眶。他说:“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时光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记忆,到现在我还记得,老师们对我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诲。”车宇琳校友从母校毕业后,始终牢记老师对他的期望,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交通建设一线,我省第一座斜拉桥诞生在他的手中,当年江南最大的互通立交桥在他的精心策划下绘出了蓝图,他用他的卓越成就回报了母校和老师对他的倾情培育。

  毕业56年后再回母校,对当年教过他的每位老师,他都记忆深刻。当时我作为校史馆的讲解员,全程陪同他参观,他一直在向我回忆当年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那浓浓的师生情、那份美好的情感深深打动了我,让我重新审视和思考我选择成为一名教师的初衷和意义。

  2016年是学院建校六十周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被安排至学院校史馆筹建办工作,负责校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校友联络,正是这样一次特别的工作经历,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好教师的终生信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职业神圣而伟大。这,就是我的梦。

  65年来,一代代交院教师胸怀教育报国的崇高理想,肩负为祖国培养优秀交通建设人才的使命,在三尺讲台,甘于平凡、默默奉献,多少教师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添霜,他们和学院一起经历了三迁校址、六易校名的奋斗历程,也品尝过学校被迫停办艰难复办的痛苦和艰辛,但他们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虽艰难困苦、仍锐意进取,虽历经坎坷仍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祖国的交通事业、为实现江西中部崛起培养了数万名优秀的交通建设人才。

  65年风雨兼程,65载砥砺前行,在每一位老教师身上,我看到了敬业和奉献,认识了无私和忘我。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他们的爱和付出体现了老师的价值和意义,彰显了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交院的一分子,感动与责任让我充满了力量。在课堂,我努力提升专业课的教学能力,传道授业解惑;我还主动担任辅导员,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贴心人,用心用情,相伴成长,从学生入校伊始,就帮助他们坚定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树立交通强国的梦想追求。

  这十年,在实现教育报国理想的道路上我越走越坚定,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也获得了成长和快乐;被授予了很多荣誉,也收获了许多的感动,但我最看重的还是我的学生亲切的叫我一声“童姐”,只因为这一声“童姐”,饱含着他们对我的信任和发自内心的爱。

  作为一名教师,也许我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但我却无怨无悔,因为“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奋斗中得以彰显”,“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因此祖国需要处,皆是筑梦人,交通强国,有你有我,我是交通学院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我也将是,必将永远是我学生心目中的“童姐”!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2/3/4/art_32667_38708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