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4 22:10:59
来源: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每至年味儿渐浓,脑海里总会链接出旧时的年画儿。
年画儿,从不曾缺席小时候的年,它与春联并肩,站成年的两道风景。春联于门外抖擞精神,年画儿于室内张扬笑脸,一样的崭新靓丽,一样的喜气盈盈,把年装扮得如同新娘子般耀眼。
年画儿,因有了“年”字,多含了吉祥在里面。颇受欢迎的各色娃娃抱鱼图,寓意连年有余,系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许。人见人爱的电影明星画儿,纯粹的靓丽本色,扮美了简朴的生活空间。
家人爱年画儿。每至年集,祖父和父亲都会买回几张。那些画儿,带了清新的气息,一下子闪亮了眼,逗引出我的喜悦与好奇。迫不及待地脱鞋上炕,立于画前凝神细观;或登上祖父屋里的春凳,再爬上躺柜,跪在画儿前,前倾了身子,凑在画儿上吸足了气,闻那新鲜的画纸和油墨味道,用手上上下下地轻抚,放开了眼光一遍又一遍地扫描,直至将画儿整个儿装进腾空已久的心里。
新年添新图。新的画儿替走老旧的,半旧的依然稳居原有的地盘。一年又一年,祖父屋里的画儿越来越多,后来,几乎铺满了三面墙壁。粗陋的小屋因画儿生香,因画儿增色,因画儿有了几分雅意。家人多爱戏曲,家里的年画儿便大致有了统一的调子,主角儿永远是戏曲故事,算得上一道戏曲文化年餐,给了小小的我还算丰润的滋养。
祖父屋里最早的年画儿,大概要算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四条屏,《白蛇传》《奇双会》《贵妃醉酒》和《霸王别姬》。已忆不起那画儿始自何年,似乎自我有记忆起,它便在那儿。那时,我不知梅兰芳先生,亦不懂京剧,只觉得人物很美,常常站在画儿前,静静地与它对视,内心自生一份恬静。四幅条屏中,最喜《霸王别姬》。画儿中的虞姬,头带流苏飘曳的如意冠,身着璀璨辉煌的鱼鳞甲,高举双剑在头顶交叉成十字,美丽中透着贵气与从容,英武又不乏端庄与优雅。随着年龄的增长,知晓了楚汉之争,头脑里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而虞姬拔剑起舞的形象更令我倾心。“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的《和项王歌》夺人心魄。在我心中,虞姬饮剑楚帐与项羽乌江自刎一样令人唏嘘。可惜的是,梅兰芳先生的四条屏经年累月,岁月的征尘愈重,终被新画儿替换,消隐了芳踪。
更多的画儿,接续装饰着祖父母的屋子。单幅大张的《沉香扇》《文姬归汉》……展样大气,美感十足;多图顺序组合的年画儿连环画儿《花为媒》《西施》《白蛇传》……情节连贯,讲述了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连环年画儿每一小图,都配有文字,图文对照,文图兼美。画儿虽无声,却适合慢慢地品,更可无拘无束地张开想象的轻羽。而今想来,那品的过程真是一种幸福体验。犹记凝视《白蛇传》,画儿上的烟柳画桥春色四溢,溢满画外人的眼。画外人于一小图下读着“西子湖畔,柳丝轻拂,好一派人间春色”时,已然沉醉,预想将来某一天,到东南形胜的杭州,游西湖、访断桥、登雷峰塔,不由心花怒放。又暗暗猜想白娘子与许仙断桥邂逅,该是怎样悸动的心情?《花为媒》画儿上的每一小图所配皆为诗句,亦雅亦俗,俗中生趣,写活了画中人物,读来不觉莞尔。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便在这画、这诗中悠悠入了我的心:李月娥与王俊卿,虽经波折,真情终未被负;张五可与贾俊英,将错就错,成就美满姻缘。《花为媒》的故事取自《聊斋志异》,又经改编,离现实遥远,但其圆满的结局还是给了我美丽的心情。
年来年往,画移景易。而今,年画儿已随旧时的年一同沉入时光深处,但它带给我的美好,永不褪色!(作者系河间市交通运输局职工)
责任编辑:王冉冉 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