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时事聚焦

/

正文

广西交通人抗疫先锋特辑

时间:2022-02-25 23:06:1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康凯:“隔空”的蜜月 同样的坚守

  “老婆,你在一线采集核酸样本,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这是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四支队执法人员康凯对新婚妻子每天“打卡”式的叮嘱。

  春运期间,高速公路疫情防控、保通保畅工作复杂、任务艰巨,道路车流量相比日常剧增。为切实做好高速公路疫情防控工作,今年1月,刚刚举办完婚礼的康凯顾不得休完婚假,主动申请到车流量大的路段支援春运保畅和疫情防控工作。就这样,康凯从机关来到基层一线,为加强道路巡查管控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总是要求多排班多上路,不分昼夜开展路域巡查,排查道路安全隐患,对车辆拥堵道路进行疏导。

  “您好!请您按照防疫要求佩戴好口罩。”“请测量一下体温,出示一下健康码、行程码,谢谢配合!”每天,康凯都会准时出现在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和收费站,像复读机一样重复着这些话。

  康凯的妻子叫唐蜜,是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面前,她主动申请到百色市抗疫一线支援,并得到康凯的鼓励和支持。唐蜜每天要对所负责街道3轮核酸检测,工作任务艰巨,只有在吃饭时间,夫妻俩才有时间视频通话。“今天车流量大不大?有没有事故发生?有没有从高风险地区过来的返乡车辆?你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唐蜜每次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康凯总是笑着回答:“请领导放心,前方防疫保畅工作一切正常。”看着视频中的妻子,康凯总感觉亏欠她很多,但无法用言语表达。康凯告诉笔者,这次特殊的“蜜月”,他们夫妻俩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待到春暖花开时,他再与妻子一起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疫情当前,康凯夫妇“隔空”的蜜月,演绎了“抗疫第一线,上阵夫妻兵”的感人画面。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并肩作战,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凝聚着抗疫必胜的决心与信心。

  (蒋建林 郑荣江/文)

  

  

  曾勇:夫妻同心 齐力抗疫

  2022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突袭广西,百色市抗疫形势严峻、刻不容缓。2月7日晚,搭载着广西胸科医院支援百色市医疗救治队的大巴车和护送车在沿途服务区休息,就在这里,上演了感人的一幕。

  广西胸科医院的护士曾艳珍是这批医疗救治队中的一员。当她走出车门时,一个高大而又熟悉的身影等候在车门旁,并张开臂膀将她紧紧搂抱在怀里。他就是曾艳珍的爱人曾勇,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三支队的执法人员,他的任务是护送这批医疗救治队驰援百色市。

  此前,曾勇在离家百里之外的柳州市融安县执行高速公路抗疫任务,收到妻子报名参加驰援百色市抗击疫情的消息时,他因工作需要,无法及时赶回家为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而恰巧的是,曾勇临时接到护送广西胸科医院医疗救治队驰援百色市的任务。为了给爱人制造一个“小浪漫”,曾勇特意隐瞒妻子,在大巴车行驶到服务区休整时先行一步,在车门开启时大声呼喊妻子的名字,并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一抱,令曾艳珍感到十分惊喜和意外,也让在场人员瞬间泪目。

  春运期间,疫情防控下的基层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每天都会存在很多安全风险。曾勇和同事们每天都需要接触数不胜数的外来人员,在经受疫情防控工作考验的同时,还要切实履行交通运输执法职责,确保管辖路段安全畅通。“交通执法是一份可以给我带来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工作。工作20多年来,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平安、通畅的出行环境,让我和我的家人感到无比骄傲和幸福。”曾勇说。

  在抗疫一线,像曾勇夫妇这样的家庭有千千万万个,他们坚定勇敢地战斗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为人民群众筑起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

  

  

  曾勇夫妇相拥在一起。

  (唐敏敏/图文)

  

  张义斌:不忘初心显担当  坚守疫情最前线

  

  新春佳节,本该是阖家团员的日子,但新冠肺炎疫情却在百色市蔓延,形势严峻。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隆林公路养护中心党员张义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一线。

  2月7日,百色市全域执行“不进不出”管控措施。为协助做好网格内人员排查管控工作,张义斌与社区网格员迅速行动,深入到单位职工宿舍楼对职工及其家属开展全方位、拉网式大排查,把“不进不出”管控措施宣传到每家每户,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我每天都要和后勤人员一起,对网格内的公共走廊、楼道、院子等地进行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张义斌说,疫情防控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每天,张义斌都要完成区域消毒、入户排查、对进出职工和居家住户进行体温检测、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台账等工作。此外,作为一名党员,他还在单位门卫室增设党员先锋岗、悬挂国旗,并要求值守党员佩戴党徽,广泛动员党支部的党员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恪尽职守的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乡梅达村、烂滩村是隆林公路养护中心的定点帮扶村,防控压力较大。张义斌了解实际情况后,主动与同事到定点帮扶村协助村“两委”、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扫码测温、信息录入等工作。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众志成城,没有越不过的坎。张义斌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担当起宣传员、信息员、组织员、服务员、督导员工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

  

  

  张义斌指导群众查询健康码。

  (周龙英/文 李建忠/图)

  

  

  邓佳:点亮星火 战“疫”有我

  

  2022年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宁明公路养护中心的邓佳积极响应崇左市宁明县疫情防控办关于全体干部职工提前返岗的号召,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成为一名疫情防控网格员。

  “请三华社区所有网格员于明天早上8时30分到社区签到,并在布置工作后立即入户排查从广西区外和百色市的返乡人员……”早在前一天晚上,社区网格员微信工作群就发出一则通知。邓佳负责的是单位办公区内宿舍的防疫网格日常管理,常住居民共23户63人。作为一名网格员,邓佳主要负责住户摸底、每周2次入户造册、及时收集并上报信息、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一次次的敲门和去电,不漏一户地询问行程信息和返乡计划、通知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已成为邓佳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一个下着细雨的周末,邓佳接到社区入户排查的通知,急忙从二十公里外的老家赶来,第一时间对社区进行入户排查。当敲开最后一户的家门时,邓佳因低血糖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该住户似乎看出邓佳身体状况不太好,指了指正在包的馄饨说:“如果不介意的话我马上给你煮一碗。”邓佳顿时感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寒冷和饥饿仿佛都在那一瞬间蒸发。

  由于还有其他工作安排,邓佳委婉拒绝了住户的好意,但住户还是坚持将几个小面包塞进她的口袋。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住户和网格员是互相温暖的关系,互相能感受到对方的“真心”。正是这些“真心”,汇成了一股滚烫而强大的抗疫力量。

  “网格员的工作很繁琐,偶尔也会产生畏难情绪,但工作中遇到的暖心事,让我深受感动,也激励着我要把网格员的工作继续做实做细。”邓佳说。

  在宁明公路养护中心,还有6位像邓佳一样的网格员,他们担起责任,与病毒“赛跑”,用实际行动诠释基层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陆彩玉/文)

  

  

  黄开渠:不一样的“战场” 一样的守候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是党员,我报名参加志愿者。”今年春节期间,百色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正在百色市靖西市新甲乡大进村过春节的龙州公路养护中心职工黄开渠,义不容辞投身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中。

  “请大家排好队,戴好口罩,保持队形,扫码、登记,一个个来,不要着急。”自2月6日开始,黄开渠就在村里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为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群众登记信息。由于工作人员少,黄开渠需要协助村委开展多项工作,如搬桌子、搭建帐篷等,一天不停地连轴转,让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嗓子也开始嘶哑,但想到能为家乡出一份力,他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开渠,你刚回来就出来工作,不陪陪你女儿呀?”熟悉的村民跟他打招呼,黄开渠嘴上说没事,但心里却是一片苦涩。黄开渠夫妻俩已有小半年没回家,2岁半的女儿每天都在期盼着爸爸妈妈回家陪她,孩子的哭声让他十分愧疚。然而,黄开渠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志愿者工作,并将对家人的愧疚转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继续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

  自2021年11月起,黄开渠便作为青年骨干参与到崇左市龙州县“铁桶行动”中。每天晚上20时至次日8时,黄开渠与同事们分组在边境线上守卡、巡查,为中越边境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公路力量。春节前夕,黄开渠告诉父母自己不能回家过除夕,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他和同事们坚守在边境疫情防控第一线。而他的妻子是龙州县妇幼保健院的一名护士,大年初一也需要值班,于是夫妻俩就决定大年初二再一起回老家新甲乡。不曾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黄开渠又走上了新的“战场”。

  “我是党员,就应该出现在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守护家乡父老乡亲的生命安全,我义不容辞。”这个95后小伙子的眼神里满是坚定。

  (经霞/文)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jtxw/t1131184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