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时事聚焦

/

正文

2022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特别报道 初心如磐 高歌礼赞 建党百年 追赶跨越 奋发奏响 交通强音

时间:2022-02-19 07:22:3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图为百色市靖西市新靖镇壁零村农村公路。 刘润产 摄

  

  编者按:

  2018年以来的几年是全区交通运输建设速度最快、支撑保障最好、发展成效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阶段新特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眸2021年,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动交通运输工作提质增效,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区追赶跨越发展的排头兵、“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开路先锋和“三个高于”的典范。这一年,全区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2503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输服务、脱贫攻坚、平安交通、行业创新、党的建设等工作成绩优异,多面开花,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22年,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工作,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建设交通强区,努力当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开路先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攻坚克难 勇攀高峰 擘画广西交通新蓝图

  

  

  2018年以来,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以超常规举措,破解历史遗留问题,敢啃硬骨头,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以想干、敢干、实干、大干、快干、善干的奋斗姿态,实现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突飞猛进、高速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敢为人先 打造广西交通亮丽名片

  世纪工程、百年梦想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取得历史性突破,进入开工前夜;湘桂运河前期研究加快推进;创新实施项目前期工作代办制,仅用两个半年多时间就完成71个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工可和初步设计,创造了前期工作的“广西速度”;近四年新建高速公路项目72个、里程5319公里,创造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广西规模”;大力推进“政金企”投融资合作,推动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交通建设投资和港口水运发展基金,通过“PPP”“投贷联动”“债贷联动”“土地增减挂”“资源换资金”等方式扩大筹融资规模,创造了交通投融资的“广西模式”,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财政相对困难地区交通大规模建设、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减轻各级政府资金配套负担和高速发展的新路子。

  

  

  ·敢于创新 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高速铁路:四年来,高速铁路新开工800多公里,为过去十几年总和的一半。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新开工5300多公里,超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总和,储备项目4000多公里,出省出海出边高速公路通道将由过去的31条增加到67条。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通车总里程达128.2公里。

  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019年综合交通投资首次突破1000亿元,仅用两年时间投资总量实现翻番,2021年突破2000亿元,达2503亿元,公路水路投资在全国的排位持续高速提升,由2017年第13位、2018年第10位、2019年第8位、2020年第6位,预计2021年第3位,预计增速、增量居全国第1位,强势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连续两年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成为全国仅有的三个在交通运输领域连续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省区之一。

  

  

  ·敢于担当 奋力破解难点堵点

  推进了十多年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卡脖子”工程黄桶至百色铁路将于2022年开工建设;南宁经桂林至衡阳新高铁列入规划,择机建设;烂尾近十年的国高网项目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断航20年的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正式开工,沉寂多年的北钦防一体化“卡脖子”工程龙门大桥、大风江大桥全面加快建设,着力解决“通江达海、出省出边、区内衔接”的交通运输堵点。

  强力推进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等5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仅3个多月受理“跨省通办”事项2.64万件,办理成功率95.81%,排全国第一。

  在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和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筑牢疫情防控交通防线,境外疫情通过陆路口岸和港口码头零输入,获得交通运输部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图为国道228线丹东至东兴广西滨海公路龙门大桥建设现场。  覃和喜 摄

  

  ·敢于突破 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高铁动车实现21个省区市“当日达”;史无前例成功开行“北部湾港—成都—波兰—德国”海铁联运班列,全年开行6117列,同比增长33%,集装箱发送量30.59万标箱;开创性实施“四建一通”工程,提前实现全区所有建制村通客车和通硬化路兜底性目标;北部湾港上升为国际枢纽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国前10位、世界前40位,30万吨级油码头建成运营,20万吨级全球最先进的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加紧建设,航线覆盖100多个国家,200多个港口;长洲水利枢纽过闸货物量连续两年超1.5亿吨,位居全国天然河流第一;南宁至梧州2000吨级船舶畅通无阻,全国首创基于“北斗终端APP”无接触船舶过闸模式,实现“一次报到,全线过闸”;开通国内外民航航线330条,国际航班已覆盖东盟10国、23个主要城市;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往返东盟国家通航点位居全国第4位;邮政形成“市县乡村”全覆盖的邮政快递网络,建制村100%直接通邮。基本实现“高速县县通、高铁市市通、水运条条通、民航片片通、邮政村村通”总体目标。

  

  

  图为15万吨集装箱船舶首次靠泊钦州港。 杨煜航 摄

  

  

  回眸2021 务实笃行 善作善成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取得新成效

  202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加快交通强区建设工作会议,是广西交通史上最高规格的一次会议,会议全面吹响了新时代交通强区建设的冲锋号。编制印发我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确定第一批11个交通强区建设试点单位,按下交通强区建设的“快进键”。同时,印发实施《广西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批规划。

  全区计划推进的21个总里程约1851公里、总投资约2902亿元的高速公路PPP项目通过联评联审,并录入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入库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排全国第一。全区共118个公路水运和支持系统项目列入国家规划项目库,总投资约3927亿元,预计“十四五”可获得中央补助资金比“十三五”增加近一倍,交通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获得资金补助创历史新高;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十四五”时期广西交通强区建设项目将获得4000亿元以上综合融资支持,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数·说

  公路方面:高速公路新开工项目32个2233公里,续建项目47个3873公里,建成项目6个536公里,总里程达7339公里;新增忻城县和金秀瑶族自治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高速公路比例达97%。19个县进城连道全部开工建设;路网项目新开工建设8个174公里,续建项目127个3922公里,建成项目10个240公里。农村公路新开工项目1719个3188公里,完工项目1873个3874公里。

  铁路方面: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等9个项目稳步推进,南宁高铁物流基地等3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建成钦州至钦州东联络线工程。

  水运方面:开工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等4个项目,续建29个项目,建成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一期、二期工程调整等13个项目,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08万吨。

  民航方面:乐业通用机场等2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加快推进。

  邮政方面:中通快递东盟跨境(南宁)智慧物流产业园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

  轨道交通方面:华南地区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南宁地铁5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

  

  

  ·综合运输服务迈上新台阶

  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公转铁”“公转水”保持增长态势,铁路货运量1.3亿吨,同比增长6.5%;水路货运量3.81亿吨,同比增长15.8%;公路货运量17亿吨、货物周转量187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6%和26%。铁路旅客发送量9373.4万人,同比增长15.3%;公路客运量1.83亿人;水路客运量504万人,同比增长49%;民航客运量1930万人,同比增长10%。全区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5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2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8.6%、16.7%。快递业务量10.28亿件,同比增长31.94%。

  出行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持续推进县级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平南等5个县率先完成;积极发展定制客运,全区开通70多条定制客运线路;全面推进便利老年人交通出行,实现13个地市95128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广西12328交通运输服务质量首次进入全国前三。

  国际运输合作不断深化。新增外贸航线9条(其中远洋航线1条),达64条航线;推动中越跨境班列常态化开行,全年开行1904列,同比增长50.63%,其中集装箱班列开行346列,集装箱量10076标箱,同比增长108.49%;国际航空货运通道加速构建,在飞航线达8条;全年完成国际(含地区)货邮运输15.45万吨,同比增长15.3%。东兴、友谊关口岸完成国际道路货物运输量471.38万吨、出入境车辆共计46.87万辆次,同比增长27.62%、31.81%。

  

  图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客货邮融合示范路线运行的纯电动公交车。 杨济锦 摄

  

  ·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现新作为

  启动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4151公里;新增85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90.6%,位居西部第二位;完成窄路加宽114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36公里、改造危桥132座。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扎实开展,南宁、柳州等13个市以及62个县出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市、县出台“路长制”实施方案比例分别达到100%、75.68%。深入实施“快递进村”三年行动,全区已通快递的建制村10878个,覆盖率74.72%,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完成检验乡镇船舶1691艘,检验到位率100%。富川瑶族自治县“电商物流+特色产业”农村物流服务品牌获国家确定为第二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交通运输治理水平跃上新阶段

  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牌成立,下设的十二个支队及东兴、友谊关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处相继挂牌成立,标志着自治区本级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成;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定、修订工作,颁布实施《广西农村公路条例》《广西船闸管理办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取消4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16项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成立全国首个省级物流快递行业党委和行业工会,各地相继成立本地区物流快递行业党委;争取600万元补助资金,建成28个“司机之家”;全国首个推行道路运输驾驶员免费继续教育,为19.95万道路运输驾驶员提供免费继续教育,减轻驾驶员负担近4000万元。

  

  图为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工程大风江大桥。 陈思迪 摄

  

  

  图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从钦州港东站缓缓开出。 陈磊 摄

  

  ·平安交通建设开创新局面

  2021年全区未发生重特大道路运输行车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全区公路水运行业累计接报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2019年同比减少13.54%、9.18%,实现公路水路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建立“互联网+监管”的科技治超新模式,全区506家重点源头单位纳入信息化监控平台,全区高速公路入口称重检测系统实现全覆盖,违法超限超载率降至0.5%以下;公路铁路水运项目平安工地实现全覆盖,走在全国前列;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改扩建等4个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扎实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数据采集完成任务量超90%,公路水路普查综合进度排全国第一;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实现境外疫情通过陆路口岸和港口码头零输入。

  

  

  ·行业创新发展呈现新亮点

  《广西滨海地区高速公路低影响高品质改扩建工程》首次获批交通运输部2021年科技示范工程;全区15项交通科技成果荣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24项厅级重点科技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重点科技项目清单,位列全国第二;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智慧航道工程等4个项目被列入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新基建重点工程;全区首条智慧高速公路——南宁沙井至吴圩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运输部ETC智慧停车(南宁市)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完成19个停车场共计135条ETC车道;全球第一个U型布局堆场装卸系统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开始调试;全区新增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分别为893辆、6012辆,总保有量分别为10042辆、11049辆,新能源比重分别为69.2%、21.8%;实施绿色出行“续航工程”,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750个;大力推进“绿色船舶”推广应用,新批准12艘LNG动力船舶开工建造。

  

  

  ·党的建设开启新征程

  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深入开展“四史”学习800余次,“五学两做”获评区直机关“十佳”学习品牌;打造灌阳、全州等5个“红星党支部”,提供43批次红色文化宣讲服务;深入开展“支部建设加强年”活动,推动389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聚力”;扎实推进五大项42小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1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被评为自治区“创建模范机关示范单位”。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好机关意识形态阵地,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牢舆论宣传工作主导权,做好“沿着高速看中国”主题宣传,讲好交通故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放眼2022 埋头苦干 勇毅前行 当好“壮美广西”开路先锋

  

  

  2022年具体目标任务

  

  铁路方面:继续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合浦至湛江高铁、岑溪至罗定铁路3个项目开工建设,协助推进贵阳至广州铁路提质工程,建成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2个项目,续建南宁至深圳高铁(广西段)等7个项目。

  公路方面:新开工龙胜至峒中公路(龙胜至融安段)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里程超2000公里,续建上林至横县公路一期工程等项目,力争建成桂林至钦州港公路(南宁六景至宾阳段)等项目,建成里程8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全面推进普通国省道提级改造,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普通国省道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年内建成通车420公里,普通国省道二级公路以上占比达76%以上。

  水运方面:开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6个项目,加快建设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等22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湘桂运河、大藤峡枢纽二线三线船闸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建成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等7个项目。

  民航方面:协调推动南宁机场改扩建等3个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防城港机场等4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乐业等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广西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邮政方面:启动顺丰南宁国际铁路港物流分拨中心项目、零公里空港产业园顺丰(南宁)航空集散中心项目建设,完善机场、铁路枢纽的邮件快件分拨处理功能;加快推进中国智能骨干网申通南宁智慧物流产业园等快递物流园区项目建设。

  综合枢纽方面:新开工河池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站等6个综合客货运枢纽项目,建成南宁伶俐物流中心一期综合客货运枢纽等项目。

  

  

  2022年工作重点

  

  关键词:交通强区建设

  印发《广西推进交通强国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广西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任务激励机制》,明确和细化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推动《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水运发展规划修编》报批,为广西水运中长期发展提供规划依据;加快编制《广西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开展《广西衔接长江经济带和西江干线过江综合运输通道研究》,完成《广西交通强区建设示范—西部陆海新通道研究》《广西建设交通强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相关前瞻性课题研究。

  

  关键词:综合立体交通网

  加快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综合运输枢纽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开工再加力、建设再提速、建成再突破、储备再强化,持续加快构建我区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区综合交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2600亿元,其中,铁路260亿元,公路2155亿元,水路150亿元,民航15亿元,邮政10亿元,轨道10亿元。

  

  关键词:开放合作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与沿线省(区、市)的协商合作,共同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开工建设博白至高州(广西段)高速公路项目,推进广宁经苍梧至昭平高速公路(广西段)等项目建设;加快对接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打造承接国内、沟通东盟的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空中心。持续推动东盟互联互通,继续培育和加密北部湾港至东盟国家班轮航线,扩大西部地区经广西至中南半岛国家跨境公路班车运输规模和线路覆盖范围,完善中国—中南半岛跨境铁路运输体系。

  

  关键词:综合运输服务

  全面打造舒适出行服务,开展道路运输及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经营考核工作,继续推进道路运输从业资格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等工作;持续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提质,完善多式联运发展体制机制,鼓励大宗散货“散改集”,加快推进“司机之家”建设;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降本增效政策措施,全面推行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深入推进国际运输合作,推动将广西直达中欧班列纳入图定中欧班列,推动国际班列常态化规模化开行,推动新增国际道路运输口岸及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强化与东盟国家主要机场的航线衔接,力争新增1条以上全货机航线。

  

  关键词:城乡交通

  全面推动新时代“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力争今年基本实现全区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全面推进普通公路灾毁保险和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到今年年底,建立全面覆盖县、乡、村道的“路长制”组织管理体系;加快组织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建设,力争新增3800个自然村(屯)通硬化路,治理约3000公里乡村道路安全隐患;打造普通国省道“壮美公路”品牌,实施养护大中修1000公里;推进城乡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可持续交通发展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争取申报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30项以上,评选厅级科技示范工程10项以上、创新典型案例35项以上。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统筹推进北部湾港钦州U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交通运输部新基建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沙井至吴圩高速公路等一批交通强国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扎实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打造一批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等绿色交通试点项目,加大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推动船舶使用岸电及LNG动力船舶建造。

  

  关键词:交通运输市场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广西高速公路条例》出台;制订出台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健全信用评价机制;持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不断提高“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的覆盖面;着力加强“两客一危”、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等领域执法力度,依法规范文明执法;推动实现“一网通办”,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研究编制《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建立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关键词:平安交通

  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质量安全红线”等专项行动,全面完成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强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水运项目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交通运输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装备物资储备;继续开展桥梁隧道施工养护安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全息三维实景大数据安全管理监控平台、高速公路“一路三方”协同指挥平台建设,全面推行“安责险+风控”,搭建科技兴安中心,组建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

  

  关键词:疫情防控

  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坚决落实机场、水运、陆路口岸等重点部位防控措施;加强国际运输一线从业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高风险岗位作业人员闭环管理等防控措施,做好“点对点、一站式”入境人员接运;持续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物流和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的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加强内防反弹,严格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场站消毒通风以及人员测温等要求,持续做好公路水路同乘密接人员大数据筛查工作,推进行业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关键词:党建引领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以加强教育为先导,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开展灵活多样的党建联盟活动,打造基层党建先进典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考核和培训;以落实责任为抓手,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为加快交通强区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图为钦州港集装箱码头。 刘世旭 摄

  

   图为南宁沙井至吴圩高速公路沙井互通。 段柳健 摄

  

  图为顺丰航空波音747-400重型货机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起飞。  王堃 摄

  

   图为贵港港码头。 黄慧萍 摄

  

   图为邕北线上运行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陈泉任 摄

  

   图为南宁地铁5号线。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 供图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jtxw/t1126961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