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重点关注

/

正文

高旭发表署名文章《小康路上我省没有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

时间:2022-01-08 03:32:59

来源: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7月1日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次重要讲话,被河北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称为“一堂十分生动鲜活的党课”。

  站在河北看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情注扶贫工作、心系交通事业。党的十八大后仅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到革命老区河北省阜平县考察。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20多个小时,往来奔波700多公里,踏雪访贫到阜平,革命老区阜平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探访贫困的第一站。随后又到河北调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场地准备工作,就交通运输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交通强国,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人民情怀,对建设交通强国进行全面擘画。从大兴机场到京张铁路,让“交通强国”渐行渐近;从“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到“小康社会”梦想成真;从“把交通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描绘“交通强国”蓝图,到锚定“办好人民满意交通”目标……亿万人民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更加充实。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又特别提出“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们河北交通人为此确立了党建先行、交通先行的“双先工程”思想共识。

  征途漫漫路,惟有奋斗成。交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要以“先行官”的姿态成为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我们把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按下“快进键”,交通先行铺好协同高速路;携手“起飞”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机场群;不断延伸的铁轨上,“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成型;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项目全面形成,冬奥会交通保障项目如期建成。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有力推动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农村没有路,致富有难度。河北交通运输厅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斗争精神。

  

  上世纪70年代末,河北省交通部门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尝试将既有二级公路改建为汽车专用路,同时另修一条三级路供拖拉机和非机动车通行。这一做法在107国道邯郸至马头7.5公里长的路段试行后向全省推广,取得良好效果。修一条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致富的大门。“俺种了1200亩草莓,多亏了新修的农村公路,现在都是果商上门收购,再也不用自己送到镇上卖了。”隆化县七家镇西道村村民霍耀辉在草莓棚里高兴地说。

  办好人民满意的交通。连通京津冀,打通省际间的断头路、瓶颈路,疏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河北人有着自己的一盘棋。

  公路连通省际,来往无间更密切,清晨从渤海湾出发,中午漫步北京王府井,晚上到燕赵大地赏月观星……京津冀1小时城市铁路交通圈初步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真的来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选址地跨北京大兴区与河北廊坊市。机场区域枢纽延伸五地便捷出行“经冀乐道”;京张高铁、张唐铁路、石济客专、京雄城际等相继建成通车,“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形成;河北省还联手京津先后打通或拓宽京台、京昆、京港澳等对接路32条段、2005公里,昔日“断头路”,今日变通途;太行山高速、延崇高速、津石高速相继贯通。京津冀“同城出行、同城优惠”出行模式初步形成,运输服务一张交通联合卡畅行三地说走就走。

  (作者系河北省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旭)

  责任编辑:许璐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tyw/1016393568514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