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最新报道

/

正文

[保密文化]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进行时,你秘密写票了吗?

时间:2021-12-20 15:19:03

来源: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选举用的碗

  大家发现“豆选”也好、“烧洞”也罢,虽然背对候选人,但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投票,为了进一步做到投票保密,后来改为在一间屋子里,选举人每人轮流进去投豆。候选人不用到场,在碗上贴上候选人姓名即可。这间用来秘密投豆的屋子,就有点类似于现在被正式写进选举法的秘密写票处。

  

  原则法定:秘密投票推进民主进程

  

  在我国,秘密投票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步确立的过程。1979年的选举法,首次提出了“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的换届选举,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法进行。”秘密投票的原则被写入了法律。

  选举人在每次选举中只有一次投票权。除了“投票”过程需要采取保密措施外,“写票”这个过程也要全程保密,才能完全实现选举的真实意图。而实际情况是,一些地方选举时,大家彼此都能看到选票,部分选举人就不得不随大流,互相“参考”。无记名投票实际上变成了记名投票,使得秘密投票的原则得不到贯彻落实,选举人的意志也很难实现真实表达。

  1988年,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一位人大代表首先提出“设立秘密投票处”。他提出,因为投票代表的座位挨得很近,投票结果邻座都能看到,侵犯了代表权利。他的建议立即得到采纳,当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设立了“秘密写票处”。

  2010年修订的选举法,明确要求“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进一步完善了秘密投票原则。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20年修订版)

  

  公平公正:秘密写票捍卫民主意志

  全国各地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的“秘密写票处”形式多样、面貌各异,一般用围挡隔出空间或者选取一间单独的办公室,标明“秘密写票处”。其中设置单独的桌椅、选票票样、签字笔及老花镜等等,墙上醒目位置还张贴着“严禁围观”等警示语。

  

  

  

  各式各样的“秘密写票处”

  2016年11月15日,是北京市区、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城区中南海选区怀仁堂投票站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投票时强调:

  这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选举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保障人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

  设立秘密写票处可以有效减少选举干扰、防止贿选的出现。选举人自由表达意志有了秘密写票处的保护,有了秘密投票制度的捍卫,厌选、弃选的情况就会减少,参选率就会提高。而且,当选举人的真实意志得到表达之后,也就愿意积极主动地行使监督被选举人的权利。可以说,秘密投票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增强了参政议政的自觉意愿。

  秘密写票处这个小小的空间,成为了选举人充分表达民主的自由空间,也见证了中国民主法制化、制度化的一个大大的进步。

  


原文链接:http://jtyst.henan.gov.cn/2021/12-18/23676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