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最新报道

/

正文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让产业工人有“里子”,更有“面子”

时间:2021-12-10 21:15:44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编者按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部署的重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专门部署。

  今年以来,自治区总工会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年”为契机,结合我区实际,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改革措施,围绕“群众性、引领性、创造性”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大力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组织动员广大产业工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取得一系列进展。

  我们特别推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专栏,集中展现我区各地州市工会、各产业(厅、局)公司(集团)工会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敬请关注。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出台以赛育才、鼓励创新、劳模引领等举措,惠及2.71万人的产业工人队伍——

  让产业工人有“里子”,更有“面子”

  

  “正因为我和搭档平时训练到位、配合默契、心态稳定才拿到第一名。我还赢得了参加今年在四川举办的全国总决赛的名额。”11月22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吉木萨尔分局五彩湾养护站养护工香建说。在今年9月的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新疆区选拔赛公路养护工项目中,他获得职工组一等奖。

  

  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像香建一样的产业工人有2.71万人。近年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作为自治区改革试点单位,相继研究出台了《自治区交通运输系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施方案》《自治区交通运输系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成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等方式,特别是实现了日常性业务竞赛与专项技能性大赛的有效衔接,互为补充,培养了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着力打造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交通运输劳动者大军。

  以赛育才,搭建职工成长平台

  “比赛有3个实操项目,其中两项我们获得第一名。在最耗体力的波形防撞护栏比赛中太惊险了,我们只比第二名快了一分多钟。”回忆起一个多月前比赛,香建仍激动不已。

  

  此次选拔赛有近万名参赛选手参与,分公路养护工、公路收费及监控员、机动车驾驶教练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4个赛项,掀起以赛促学、以赛带训、以赛增技、以赛增信的热潮和动力。

  

  “这次比赛按国赛标准进行,难度较大,充满挑战。我不仅提升了道路养护技能,还对修补坑槽系数、用料多少等把握更为精确。大赛激发了我的潜力,我会继续努力成为一名全能型、复合型人才。”香建说。

  “大家参赛愿望特别强烈,因为这次大赛荣誉和晋升资格最多,对我们今后提升有很大帮助。大家都争先恐后报名,就怕名额满了。”哈密公路管理局参赛选手张新佩解释了全体选手“为赛拼命”的缘由。

  

  “在比赛中,我们不仅能切磋技艺,还能学习交流、收获友谊,获得直接晋升机会!”收费及监控员赛项职工组一等奖获得者、新疆交投集团奎屯分公司齐敬芳难掩成功的喜悦。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技能竞赛的开展,为产业工人搭建了比拼切磋、学习交流、成长进步的平台,培养了一批能工巧匠,助力打造了一批交通品质工程、交通服务管理精品、交通科研创新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启动全国引领性竞赛,继续为广大职工搭建岗位成长、成才的平台和机遇,深化‘丝路交通杯’‘十四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完善技术工人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治区交通运输工会主席阿力亚·要力瓦斯说。

  

  近年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组织竞赛15378场(次),荣获7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章)、59个(名)开发建设新疆奖状(章)等;另有7名产业工人在竞赛平台脱颖而出,获得全国、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创新联盟,启动人才成长新引擎

  前不久,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冯立群和团队前往昌吉回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呼图壁公路管理分局开展了一次特殊的合作。“对方提出需求,我们提供技术支持。这打破了以往创新工作室独立运行面临的信息不畅、力量薄弱、创新人才不足等问题。大家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联合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是一个思想和技术交流提高的平台。”

  

  冯立群所说的这个平台,是今年交通运输工会的最新探索——成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该联盟打破原有界线,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收集生产一线难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科学研究和管理创新等活动,让劳模创新工作室参与行业技术攻关。

  作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一员,同时也是“马磊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马磊深有感触地说:“劳模创新工作室既是经验交流的智慧屋、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室和实验室,又是锻造技工的一座大熔炉。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升级版’,创新联盟更是锻造技工的一座超级大熔炉,它可以通过培育更多的创新团队,孵化更多的创新成果。”

  

  “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由14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组成,涵盖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公路交通建设、管理、养护、运维等各个领域。”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热孜万古丽·沙塔尔介绍说,“联盟看起来是若干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简单组合,但其实更像‘圆桌聚会’,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从‘各自为营’到‘全面协同’,从‘单枪匹马’到‘联合发展’,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创新创效的积极性。”

  “传帮带”,劳模精神激励产业工人成长

  位于塔城地区额敏县的玛依塔斯风区是世界著名风区。每年冬季,这里频遭8级以上大风袭击,最大风速每秒40米,风借雪势、雪助风威。“风吹雪”经常阻断道路,车辆和人员滞留时有发生。

  

  去年12月4日凌晨1时许,额敏县玛依塔斯路段风力达到七八级,在位于风区的K245路段附近,能见度不足10米,暴风掀起浮雪在路面形成了一道道雪梁子。

  “注意注意!大家打起精神,今晚风雪大,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要留意路上滞留车辆,有任何情况随时报告。”通过对讲机,正在附近带队除雪作业的塔城公路管理局玛依塔斯应急保障基地副班长李长青反复提醒随行作业队员,沙哑的高喊声丝毫不亚于旁边正在作业的机械轰鸣声。

  

  “抢通是责任,保畅是使命。干我们这一行责任重大,一定要做到险情面前绝不退缩,全力以赴确保过往群众安全。”李长青说,这是师傅这些年经常对他说的话,他始终牢记于心。李长青口中的师傅,正是全国先进工作者、玛依塔斯应急保障基地班长巴图散。

  一次次冲进暴风雪,一次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巴图散始终以身作则,用生命守护着玛依塔斯,守护着他身边的队友。巴图散说,这也是他的师傅——全国劳模何汉明教会自己的。

  

  在这里,一代代公路人用生命与风雪搏斗,用忠诚为安全护航,把玛依塔斯从“夺命风口”变成“生命通途”,而何汉明、巴图散、李长青三代师徒传承的劳模精神更是激励着一批批产业工人奋勇向前。

  近年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工会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出台《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劳动模范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劳模培养选树常态化、管理动态化、服务精细化,以劳模榜样力量激励广大职工成长成才,助推新疆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自治区交通运输工会还加大推举劳动模范和优秀产业工人成为工会会员代表、担任基层工会主席的力度;加大选送劳动模范和优秀产业工人参加荣誉评选和疗休养的力度;各级劳动模范、各类先进人物等一线产业工人,在各级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中的比例达30%以上。

  “通过改革,我们的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我们会继续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把广大产业工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阿力亚·要力瓦斯说。(全媒体记者 段静花)

  (来源:职工e家)


原文链接:http://jtyst.xinjiang.gov.cn/xjjtysj/mtkjt/202112/5185827d62e74780b9f2807de29f238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