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交通运输民声网

当前所在: >

/

水路运输

/

正文

姑苏区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专项行动圆满收官

时间:2021-11-30 13:58:57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作者:佚名

  11月25日,随着何山桥最后一块乙类标志成功安装,姑苏区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专项行动圆满收官。自该行动开展以来,苏州港航中心在省市整治小组的安排部署下,心怀责任、勇于担当,高效对接责任单位,形成整治合力,进一步提高航道通航保障服务水平,提升桥梁防撞管理能力,切实保障桥区水域船舶通航安全。

  先进技术,摸清“桥下”隐患。多波束扫测技术具有速度快、覆盖广、精度高等优点,既能直观反映水下情况,又能提供定量的数据分析。苏州市港航中心利用该技术对航道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在历时6个月扫测过程中,共排查全市384座桥梁的桥区水域,并形成水下地形和航道断面图。扫测范围涵盖了省干线航道300余公里、市干线航道210公里,以及其他航道340公里,为“桥下”安全监管和航道通航保障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全面体检,确保“桥上”安全。苏州市港航中心根据《苏州市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组织并督促姑苏区桥梁管养单位开展桥梁通航安全风险隐患的自查、评估和治理工作,共摸排辖区内跨航道桥梁83座。其中,督促管养单位完成风险自查及安全风险评估15座;帮助协调落实整治经费、补充警示标示的桥梁5座。全面摸清辖区桥梁底数,进一步压实桥梁管养责任,确保桥梁安全隐患无死角、无遗漏。

  深度研究,确保“桥区”安全。桥梁自查评估区段通航代表船型研究是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的重要基础,便于桥梁运行管理单位核查桥梁防撞设施、桥墩抗撞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和确定桥梁设防代表船型。苏州市港航中心通过搜集、调研有关船舶过闸、航行、作业数据,参考有关设计规范,综合航道规划建设及有关审批案例,确定了自查评估区段通航代表船型。同时编制了《代表船型研究指南》,为各市(区)隐患治理领导小组和桥梁责任单位开展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下阶段,苏州市港航中心将继续强化部门联动,积极构建防范船舶碰撞桥梁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安全责任体系,加强桥区航道维护管理,加大对桥区水域航道的巡航检查,实现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的常态化、长效化。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1/11/26/art_65478_101359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